诗词大全

《长江》

长江滚滚来无尽,顺流逆挽纷成阵。
谁令转侧入漕河,舟似凫鹥亦难进。
长江漕河唇齿间,去留异态空浩叹。
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长江》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和漕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水流的描绘和对舟行的难度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长江滚滚来无尽,
顺流逆挽纷成阵。
谁令转侧入漕河,
舟似凫鹥亦难进。
长江漕河唇齿间,
去留异态空浩叹。
孰能稍激长江水,
顾使漕河舟亦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长江和漕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长江和漕河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感叹。

首先,长江的滚滚而来,形成了无尽的水流,有时顺流,有时逆挽,形成了纷繁复杂的阵势。长江的水势汹涌,凶猛而壮观,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然而,转折在于漕河。作者问道,是谁让漕河转向长江,让舟船难以进入其中。此处,漕河被描绘成了一条与长江相连的支流,象征着与长江相对的平静和温和。舟船如同凫鹥(即野鸭和鹭鸟)一般,难以进入漕河,暗示漕河的进入和舟船的行进并不容易。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长江漕河唇齿间,去留异态空浩叹"的描述。诗人通过"唇齿间"这一形象描写,将长江和漕河比喻为紧密相连的关系。长江和漕河的去留关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象,让人心生感叹。这里的异态和空浩叹,折射出作者对于长江和漕河的复杂情感和思考。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这句话暗示着作者对长江的期望,希望有人能够稍稍激起长江的水势,让漕河的舟船也能行进。这里的"长江水"可以理解为长江的力量和生机,而"漕河舟"则代表舟船和人的努力。作者希望有人能够挑战长江的巨浪,让漕河的舟船也能起航。

综合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长江和漕河的描绘,以及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长江和漕河关系的思考和感叹。长江的浩渺和漕河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希望有人能够激发长江的力量,让漕河的舟船也能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独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诗意。

  • 《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 《无题》

    主圣如天忍弃遗,臣愚何地着孤危。白虹贯日殆虚语,中野履霜无怨辞。宝玦已随尸血浸,铁鞭未必鬼臂知。莫年一寸丹心在,却怪湘累有许悲。

  • 《过钱员外》

    为郎头已白,迹向市朝稀。移病居荒宅,安贫著败衣。野园随客醉,雪寺伴僧归。自说东峰下,松萝满故扉。

  • 《*心香 劝众师兄求乞残馀》

    物外飘蓬。馁在其中。蓦然闻、撞动斋钟。残馀求乞,祷告玄宗。念出家儿,无家地,道家穷。麻麦充餐,消灭尸虫。觉虚心、实腹和冲。婴儿跨虑,姹女骑龙。在虚无中,来无迹,去无踪。

  • 《留荆门蒙泉上三日无诗将去作二绝句谢之》

    我诗只在篮舆上,兀兀荒陂自语时。坐看飞云行看水,此时无我更寻诗。

  • 《妙庭观二首》

    云軿一去远难追,丹鼎埋光固不疑。承露仙人辞汉后,几重深杳隔瑶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