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青青古太阿。
舞风斩碎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
流水无声昼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
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起。
销尽锋棱怎奈何。
《菖蒲》是明代作家解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菖蒲花的美丽,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三尺青青古太阿。
舞风斩碎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
流水无声昼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
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起。
销尽锋棱怎奈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开篇,诗人用“三尺青青”来形容古老的太阿山,太阿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名山,具有神秘的意象。接着,诗人运用“舞风斩碎一川波”来描绘秋天风起时波浪的翻滚和拍打,具有生动的画面感。
在下一句“长桥有影蛟龙惧”,诗人以蛟龙来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威严,表达了桥影下的景象令蛟龙感到畏惧。这里的长桥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象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接着,诗人写到“流水无声昼夜磨”,通过描绘流水静谧而不停流淌的景象,抒发了对时间的感慨。时间如同无声的流水,不分昼夜地不停流逝。
下一句“两岸带烟生杀气”,通过描绘两岸的烟雾,表现了秋天的景色。同时,这里也蕴含了生命与死亡的对立,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五更弹雨和渔歌。秋来只恐西风起。”表达了秋天雨水连绵的景象,同时也描绘了渔民在雨中弹唱渔歌的情景。诗人对秋天的来临感到担忧,因为西风预示着寒冷的到来,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最后一句“销尽锋棱怎奈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情。锋棱代表生命的锐气和精神,然而时间的推移将使一切都销尽,人们无法抵挡时间的无情摧残。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和菖蒲花的形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寄托内心感受,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幸有崔公入药镜。如究竟。全真固蒂归根静。主客内明方外应。灵台粲发天光莹。两个壶中一片景。急修省。莫待临渴去掘井。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下车父母国,自重岂其轻。谓我诈为善,何忧被此名。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下马访陈迹,披榛诣荒庭。相看两不言,犹谓醉未醒。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同心不共世,空见藓门青。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