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花枝。
浅花枝。
深浅花枝相并时。
花枝难似伊。
玉如肌。
柳如眉。
爱著鹅黄金缕衣。
啼妆更为谁。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长相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欧阳修。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
花枝难似伊,玉如肌,柳如眉。
爱著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
中文译文:
深的花枝,浅的花枝,深浅的花枝同时开放。
花枝难以与她相比,她的肌肤如玉,眉如柳。
我爱着她那鹅黄色的金缕衣,她的妆容为谁而哭泣。
诗意和赏析:
《长相思》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诗中描绘了深浅不同的花枝同时绽放的景象,以此隐喻了作者与所思念的人之间的距离和差异。花枝虽美,却无法与目标相提并论,表达了作者对所思念之人的崇拜之情。
接着,诗人以对所思念之人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他将她的肌肤比作玉,眉毛比作垂柳,形容她的美丽动人。他深深地爱着她,对她穿着鹅黄色的金缕衣表示赞美,彰显了她的高贵和华丽。
最后两句“啼妆更为谁”,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妆容所引发的哭泣的疑问。这里的“啼妆”指的是妆容上的泪痕,作者不禁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她的妆容如此凄美。
整首诗词通过对花枝和所思念之人的描绘,以及对爱慕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对所爱之人的倾慕之情,同时也带有一丝忧伤和疑问。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画屏展尽一山川。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