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嘲解十首》

三贤千载共襟期,出处存亡同一时。
吾道非耶夫讵测,斯人已矣我畴依。
希文若在甘为党,邢恕无知却背师。
坐此褫官吾不恨,恨他同传是韩非。

作者介绍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嘲解十首》是宋代作家王迈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贤千载共襟期,
出处存亡同一时。
吾道非耶夫讵测,
斯人已矣我畴依。

希文若在甘为党,
邢恕无知却背师。
坐此褫官吾不恨,
恨他同传是韩非。

中文译文:
三位贤士千年来心灵相通,
出身、存亡皆在同一时刻。
我所追求的道路并非无法预测,
然而这位令我倾心的人已逝去,只留我独自依依。

如果希文(指孟子)愿意甘为同党,
那么邢恕(指荀子)无知地背离了先师。
尽管因此被贬官,我并不怨恨,
我恨的是他们将韩非的言论传为经典。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迈对于历史上三位伟大思想家的思念和对他们学说的批判。首先,他表达了对三位贤士的敬仰和心灵相通的感慨,认为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中都遭遇了相似的命运和境遇。其次,王迈对于自己追求的道路并非完全可以预测,他感叹那位令他倾心的人已经逝去,只能留下自己孤独地思念。然后,他对孟子和荀子这两位后来者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如果孟子愿意甘为同党,就可以与他共同追随先贤的学说,相反,荀子却无知地背离了先师的教诲。最后,王迈表达了自己被贬官的遭遇,但他并不怨恨这个结果,而是对将韩非的言论传为经典的人感到愤慨。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迈深刻的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他通过感叹历史的巧合和自己的孤独,对后来者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坚守。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却充满了深意,引发人们对于历史、命运和人性的思考。

  • 《过洞庭》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 《梅》

    俗事常妨把一杯,等闲开过小园梅。自伤惟有寻春梦,百舌无情又唤回。

  • 《戊午喜罢和籴》

    虐籴安能峙糗粮,只因根本暗中戕。并缘鼠猾丰衣食,受纳狼贪富橐囊。中户白科都罄室,列城黑腐谩盈仓。边尘澒洞烽烟急,民命如丝谨勿伤。

  • 《次韵王龟龄侍御不欺室》

    与玄虽非童九龄,向来亦既许攀鳞。从容撰屦饱言论,我知公直社稷臣。此心炯炯贯白日,何止不欺寻丈室。霜台白简凛乘骢,史馆诛奸森直笔。紫岩先生子张子,百世一人嗟已死。室中八十四骊珠,千载流芳同信史。

  • 《雨》

    浮云起层阴,空中薄为雾。檐端雨声寒,客子念迟暮。祝融如昨日,白帝已更御。寒声傍络纬,秋意入庭树。六龙疾其驱,岁月不吾与。妇子催授衣,荒城闻砧杵。

  • 《为黄仲宣赋山中四章章四句》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鲭厥五侯,其如子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