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金门祗似闲,退朝穷巷懒开关。
经年不到公卿宅,五日空随侍从班。
禁漏出花寒历历,御泉通市细潺潺。
功名未立年犹少,争忍携琴去旧山。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朝退偶题》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退朝后的闲适生活。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吏隐金门祗似闲,
退朝穷巷懒开关。
经年不到公卿宅,
五日空随侍从班。
禁漏出花寒历历,
御泉通市细潺潺。
功名未立年犹少,
争忍携琴去旧山。
中文译文:
官员隐居在金门,宛如闲散之人,
退朝后,懒得打开家门。
多年来,未曾到达高官显贵的住所,
五天的时间,只是随从班子的空等。
禁漏声传出,花儿已经凋谢,
皇宫的泉水流经市井,细细潺潺。
功名未立,年纪还很年轻,
怎能忍心带着琴去那座旧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官员退朝后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金门指的是官员的住所,吏隐金门祗似闲,意味着官员隐居后的生活宛如闲散之人。退朝后,作者懒得打开家门,显示了他对繁琐的官场事务的厌倦。
诗中提到作者多年来未曾到达公卿的住所,五天的时间只是随从班子的空等,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官场虚浮的批判。他认为这些荣华富贵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诗中还描绘了禁漏声传出,花儿凋谢的景象,以及御泉流经市井的细潺潺声音。这些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与官员的退朝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提到自己功名未立,年纪还很年轻,却不忍心带着琴去那座旧山。这表明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并不强烈,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宁愿选择退隐山林,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官员退朝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虚浮和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万汇之散殊,各具一太极。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测,宁知有自性,无所用尔力。试尝问春风,春风谁能识。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儵忽会同,裴回安留。牲肥酒香,晨事聿修。惟德之凉,曷奄九州。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