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何有水连空。
人在浪花中。
月屿一声横竹,云帆万里雄风。
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钟。
日下即归黄霸,海南长想文翁。
胡铨(一一○二~一一八○),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绍兴五年(一二三五),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以上书斥和议,乞斩王伦、秦桧、孙近,除名编管昭州。十八年,改新州,移吉阳军。二十五年桧卒,移衡州。孝宗即位,復奉议郎、知饶州。歷国史院编修官、宗正少卿。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兼国子祭酒,权兵部侍郎,以本职措置淅西淮东海道。干道初知漳州,改泉州,留爲工部侍郎。七年(一一七一)以敷文阁直学士奉祠。淳熙六年(一一七九)召归经筵,引疾力辞。七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着有《澹庵集》一百卷(本集宋杨万里序作《澹庵文集》七十卷),已佚。今存《澹庵文集》六卷。《宋史》卷三七四有传。 胡铨诗,以清光绪刊《庐陵诗存》所收爲最多。今以《庐陵诗存》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庵文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一卷;残本《永乐大典》所收诗,编爲卷二;此外散见有关典籍之诗,编爲第三卷。
《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是宋代诗人胡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
崖州何有水连空,
人在浪花中。
月屿一声横竹,
云帆万里雄风。
多情太守,
三千珠履,二肆歌钟。
日下即归黄霸,
海南长想文翁。
译文:
崖州何处有水与天相连,
人们在波涛中徐行。
月亮的小岛上,横卧着一片竹林,
云帆在万里长风中勇往直前。
多情的太守,
脚踏三千珠履,身佩二十四珍珠的歌钟。
太阳西沉时,他归来如黄霸,
海南长久怀念着这位文风耀眼的文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海南岛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为主题,通过描绘海南的美丽景色、才子佳人和风雅士人,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的第一句“崖州何有水连空”,通过反问句的结构,勾勒出崖州地势的高远,使得崖州与水、天相连的意象更为鲜活。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人们行走其中,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月屿一声横竹”,描绘了月亮下的小岛,横卧在碧海之上,岛上的竹林在月光照耀下分外静谧,为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份宁静的美感。
“云帆万里雄风”,以“云帆”比喻船帆,形容其在万里长风的吹拂下,顶风破浪,勇往直前,象征着奋发向前的精神。
“多情太守”,这里描绘了一位情感丰富的太守,他身佩珍珠歌钟,将太守形象与豪华、华丽的装饰相结合,展示了他的高贵品位。
“日下即归黄霸”,黄霸是黄庭坚的字,此句以夕阳西下来暗示他归来的场景,同时也传达了他文风熠熠的意象。
“海南长想文翁”,通过“想”字,表达了海南人民对文翁(指黄庭坚)的无限怀念之情。
总之,这首诗以独特的描写手法,将海南的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文化氛围巧妙地结合起来,呈现出一幅壮美、丰富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雅士和故土的深厚情感。
菊向篱阴老,松连石影交。山梨寒脱树,溪鸟晚投巢。欲把肩舆卸,先将手版抛。是时柴户月,任客带吟敲。
路险仍遭雨,人疲又绝粮。山花空的历,我马自玄黄。草屋家家破,秋田处处伤。昔年羁宦者,青史著欧阳。
人情嗟愈变,世法合何如。气以心平定,才因意广疏。时行或时止,无咎亦无誉。第一严交际,琴绅敢不书。
浊波扬扬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衣看入兮中流去。浪排衣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兮妾何适,遂就波澜兮合魂魄,愿持精卫衔石心,穷断河源塞泉脉。
薰风将雨熟黄梅,忙里偷闲此地来。更欲少留偿逸兴,长官却怕晚衙催。
吴中寒气薄,岁暮亦和风。移树来村北,寻僧渡港东。露葵收半绿,霜稻杵微红。一饱无余念,吾生正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