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翁老大脚犹轻,行到净凉亭。
近日方忧多雨,连朝且喜长晴。
谩寻欢笑,翠涛杯满,金缕歌清。
况有兰朋竹友,柳词贺句争鸣。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朝中措(老香堂和刘自昭韵)》是宋代吴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衰翁老大脚犹轻,
行到净凉亭。
近日方忧多雨,
连朝且喜长晴。
谩寻欢笑,
翠涛杯满,金缕歌清。
况有兰朋竹友,
柳词贺句争鸣。
诗意:
这首诗词以衰老的翁老为主角,描绘了他行走到净凉亭时的情景。近来天气多雨令他忧虑,但他却喜悦于连续的晴朗天气。他单纯地追求欢笑,享受翠涛杯酒的满足,金缕歌谣的清雅。更令他高兴的是,他有兰花和竹子作伴,柳枝和诗句争相鸣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衰老的翁老的描绘,表达了生活中的喜悦和忧虑。翁老虽然年迈,但他对轻松自在的生活仍然保持着渴望和追求。他在净凉亭行走时,感受到脚步轻盈,仿佛年轻一般。诗中的"衰翁老大脚犹轻"一句,巧妙地表现了翁老的心态。
接着,诗人描绘了近来的天气情况,多雨的天气令翁老忧虑,而长时间的晴朗天气则使他喜悦。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表达了翁老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中的"谩寻欢笑,翠涛杯满,金缕歌清"一句,描述了翁老追求欢乐和享受酒宴的心情。他追求的并不是富贵权势,而是简单而纯粹的快乐。这与宋代文人士大夫常常追求的高雅情趣略有不同,更贴近普通百姓的心态。
最后,诗人提到翁老有兰花和竹子作伴,柳枝和诗句争相鸣响。这表明翁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艺术和文化的交流。兰花、竹子和柳枝都是宋代文人钟爱的意象,它们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才华。通过与这些朋友的相伴,翁老在晚年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衰翁老的描绘,传达了对快乐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展现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的幸福。它表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人情和艺术的独特感悟,展示了他们对简单而真挚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城头长短更,水调高低唱。别酒不盈斟,泪洒风烟上。明年二月时,更向城阴望。只有旧歌辞,传作风流样。
用尽四时周一岁,唯春能见好花开。十千买酒未为贵,既去红芳岂再来。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方今太平君,戒欹如持盈。乞言用龟监,履德均权衡。庶民虽惷愚,一或非所营。视之如己内,涂污千仞坑。是用选贤德,告戒敷至诚。曰虽一人良,万邦咸以贞。尚赖尔庶牧,裨朕
又中秋届候,日初沈,夜微凉。对烟障云屏,良朋益友,逸兴何长。飙然玉轮宛转,历茫茫、巨浸跃天网。碾破玻璃万顷,洞明三界十方。宜将。火枣交梨,开清赏,胜飞觞。肆雅志幽怀,遐襟旷迹,百虑俱忘。*思教风始振,感重阳、隐语示回阳。桂树香传十九,致余极味先尝。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