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撩乱与云干,春事可悲酸。
况是雨荒院落,江南但有春寒。
莺残燕懒,蜂慵蝶褪,谩等闲看。
不是无情描貌,奚奴且放安单。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朝中措(三用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花撩乱与云干,
春事可悲酸。
况是雨荒院落,
江南但有春寒。
莺残燕懒,蜂慵蝶褪,
谩等闲看。
不是无情描貌,
奚奴且放安单。
中文译文:
杨花被风吹乱,云彩渐渐散去,
春天的事情可悲可叹。
尤其是雨水稀少,庭院凄凉,
江南地区依然感受到春寒的气息。
黄莺声渐渐消失,燕子懒得筑巢,
蜜蜂懒散,蝴蝶也逐渐减少,
这一切只是漠不关心地被看着。
这并不是无情地描绘外貌,
我们为何不放下奴役的心灵,安心地享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之情。诗中描述了杨花被风吹乱、云彩散去的场景,暗示着春天的美好逐渐消逝。诗人以此作为引子,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叹和悲凉之情。
接着,诗人以雨水稀少、庭院凄凉等描写,将诗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尽管是春天,但仍然感受到寒冷的气息,暗示了一种无法改变的现实。莺声消失,燕子不再筑巢,蜜蜂和蝴蝶也变得懒散和减少,这些都是对春天凋零的生动描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这并不是无情地描绘外貌,而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表象,而应该放下奴役心灵的束缚,安心地享受当下的宁静与平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凄凉和人们对逝去美好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悲凉和安然的情绪,具有典型的宋代诗风。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
蹙绣圈金,盘囊密约,未赴意先警。欲罢还休,临行又怯,倚定画栏痴等。帘风渐冷。先自虑、春宵不永。更那堪、斗转星移,尚在有无之境。绿云满压蝤蛴领。渐愧也、满怀香拥。此际有谁知证。但楼前明月,窗间花影。
石如麒麟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我来一载强,再觌凤山面。时当秋末垂,群木尚葱倩。卓彼鸾停姿,清流洁于练。照影眩其仪,世治乃一见。伊予独何人,娄获遇奇盼。去年旱少收,田里多流转。今年虽得稔,旧恙复枝蔓。圣主肩有虞,斯瑞遂可援。却笑闽越氏,虽美谁与传。山势较奇崛,泉源费洿羡。坚松峻壁挂,暗溜
相去十五里,不来几半年。知君农事段,疏我话诗篇。置石桐阴涧,开门海口天。老人愁此别,把酒菊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