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纇柳染梢。
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後鸣铙。
是时辄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
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
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
使君白发体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
尔辈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谁得教。
公虽不责以正礼,我意未容诚斗筲。
逡巡秉烛各分散,小人争路何呶呶。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二月三月交,
红桃破纇柳染梢。
阴晴不定野云密,
黕黕鼓声湖岸坳。
使君千骑出南圃,
歌吹前导後鸣铙。
是时辄预车马末,
倾市竞观民业抛。
竹亭临水美可爱,
嗑咂草木皆吐苞。
游人春服靓妆出,
笑踏俚歌相与嘲。
使君白发体尤健,
自晨及暮奏酒肴。
尔辈少年翻易倦,
倚席欠伸谁得教。
公虽不责以正礼,
我意未容诚斗筲。
逡巡秉烛各分散,
小人争路何呶呶。
中文译文:
寒食时节在二月和三月之交,
红桃破开红花儿,柳树染上新绿。
天空阴晴不定,野云密布,
湖岸坳地传来悠扬的鼓声。
使君带着千骑士马出来南园,
歌声和吹奏声在前面引导,铙钹声在后面鸣响。
这时候,人们早早地预备车马,
倾市而出,争相观看,忘却了自己的工作。
竹亭依水而建,美丽可爱,
周围的草木都开放出花苞。
游人们穿着春天的服饰和漂亮的妆容出来,
笑着踏着俚俗的歌曲,相互嘲笑着。
使君白发,但身体仍然健康,
从早到晚都在奏乐和享受美食。
而你们这些年轻人却容易疲倦,
倚在座位上,欠身伸懒,没有人来教导。
虽然公务繁忙,没有时间过正式的礼节,
但我内心的意愿并未容忍这种轻率行为。
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手握蜡烛,各自散开,
小人们争相争抢道路,喋喋不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潮州地区的寒食节景象和宴会场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潮州地区人们在寒食节期间的欢乐氛围和活动。
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红桃破开红花儿,柳树染上新绿,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生机。竹亭临水,草木吐苞,描绘了美丽的园林景色。游人们穿着春服,笑着踏着俚俗的歌曲,展示了人们的欢乐和放松心情。
诗中还以使君和年轻人的对比,突出了使君的身份和品质。使君白发却健康活泼,从晨到暮都在享受宴会的乐趣,展现了他的豁达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年轻人们则显得疲倦和倦怠,缺乏教诲和引导。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尽管使君并未责备年轻人的轻率行为,但作者内心并不认同这种放纵和追求享乐的态度。他逡巡于房间,手握蜡烛,观察着小人们争抢道路的景象,呈现出对社会浮躁和人们道德水平的忧虑。
整首诗既描绘了潮州寒食节的欢乐场景,又通过对使君和年轻人的对比,抒发了对社会风气和人们行为态度的思考。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将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幸有崔公入药镜。如究竟。全真固蒂归根静。主客内明方外应。灵台粲发天光莹。两个壶中一片景。急修省。莫待临渴去掘井。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下车父母国,自重岂其轻。谓我诈为善,何忧被此名。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下马访陈迹,披榛诣荒庭。相看两不言,犹谓醉未醒。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同心不共世,空见藓门青。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