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哦十秋怀,清韵绕屋梁。
曲逆有饿死,英布刑而王。
向来为长公,甘受三径荒。
一身讵无馀,百年信难量。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晨起长哦后山秋怀十诗饮水一杯清寒彻心》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晨起长哦后山秋怀十诗饮水一杯清寒彻心。
清晨起来,我漫步在后山的秋天思绪中,写下了十首怀古之诗。只喝了一杯清凉的水,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寒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泂在清晨时分,在后山的秋天里,思索着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作者用简约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他对世事变迁、人生短暂和个人价值的思考。
赏析:
1. 整体氛围:诗词以清晨为开篇,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凉的氛围。后山的秋天给人以静谧、凄凉之感,衬托了作者内心的思索和忧思。
2. 怀古之情:诗中提到"长哦十秋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追思。"长哦"意为长吁,表示深深地叹息。这种怀古之情,表明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
3. 人生哲理:诗中提到"曲逆有饿死,英布刑而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这两句话揭示了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艰难,以及勇敢追求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
4. 个人价值:诗中有"向来为长公,甘受三径荒",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追求道德高尚和公正正义的态度。作者愿意甘受艰辛和困苦,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纯净和高尚。
5. 生命短暂:诗中提到"一身讵无馀,百年信难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人生如百年,但其中的经历和成就却是难以计量的,因此,作者呼唤人们要珍惜时间,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短暂和个人价值的思索。作者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思考与内心的景象,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制断任公子钓轮,波腾岳立几千寻。曾郎梦觉方惊险,撒手悬崖死却心。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风景随摇笔,山川入运筹。羽觞交饯席,旄节对归舟。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
响泉一派落天风,人在浮云柳絮中。亭午柴关犹未启,碧玲珑底拒霜红。
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
忆昨陈平相,乡闾例荐延。蓬山渝奏墨,岩邑漫铨员。祠馆归求志,周行数选贤。那知终不偶,幕府遂终焉。
下轿浑将野店看,只惊脚底水声寒。不知竹外长江近,忽有高桅出寸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