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柯山曲,悠悠放逐臣。
雨晴人踏晓,山静鸟啼春。
最惜庭梅谢,犹欣垄麦新。
但知年岁好,饱饭任乾坤。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晨起雨霁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雨过天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寂寂柯山曲,悠悠放逐臣。
雨晴人踏晓,山静鸟啼春。
最惜庭梅谢,犹欣垄麦新。
但知年岁好,饱饭任乾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柯山为背景,描绘了雨过天晴的清晨景色。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察。
首句“寂寂柯山曲,悠悠放逐臣”描绘了柯山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柯山是一个山峰的名字,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居的意象。诗人将自己比作放逐的臣子,感叹自己的境遇。
接下来的两句“雨晴人踏晓,山静鸟啼春”描绘了雨过天晴的清晨景色。雨后的大地清新,人们踏着晨光行走,山静谷幽,鸟儿在欢快地歌唱,春天的气息弥漫其中。
接着的两句“最惜庭梅谢,犹欣垄麦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人感叹庭院里的梅花凋谢,但仍然欣赏着新长出的麦苗。这里可以理解为对生命的变迁和生活的起伏的思考。
最后两句“但知年岁好,饱饭任乾坤”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乐观态度。诗人认为只要年岁平安,能够吃饱饭,就无需过多计较世事的变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岁月的乐观态度。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敏感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君能为置后,此意不可忘。峣峣峙头骨,正好玉其相。
百辟欢呼降庭辰,金樽献酒愿千春。延年不假丹砂效,享寿全由圣德新。古物进来兼药鼎,画图呈处有仙人。君恩若赏歌诗意,应念甘泉待从臣。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萝洞浅深水,竹廊高下风。晴山疏雨后,秋树断云中。未尽平生意,孤帆又向东。
环子受兵火涴,梅姬如玉雪清。二妃未免遗恨,三郎可煞无情。
鼻端栩栩师南华,脚步落落邱东家。一春多病守窗户,仰看蛛网粘杨花。
芦荻中间一港深,蒌蒿如柱不成簪。正愁半日无村落,远有人家在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