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悲欢地,长嗟付短吟。
北门晨鹊趁,西甸晚鸦寻。
三品官名重,千年墓色深。
广东正思忆,泪激海潮音。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陈侍郎挽词》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词表达了生死、悲欢、离别和怀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陈侍郎挽词
生死悲欢地,长嗟付短吟。
北门晨鹊趁,西甸晚鸦寻。
三品官名重,千年墓色深。
广东正思忆,泪激海潮音。
译文:
在生死的悲欢之地,长叹着写下这短促的吟咏。
早晨,北门的鹊鸟匆匆而过,傍晚,西甸的乌鸦寻找归宿。
三品官名虽然重要,千年的墓地却更加沉重。
远在广东,我正思念着你,泪水激起海潮的音响。
诗意:
这首诗词以陈侍郎为题材,通过生死、悲欢、离别和怀念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陈侍郎挽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凉。诗中通过对北门的鹊鸟和西甸的乌鸦的描写,展示了离别时的无助和无处停留的感觉。作者通过对三品官名和千年墓地的对比,表达了名利和世俗的虚幻和短暂,相对而言,对亲情、友情和故乡的思念更加珍贵和真实。最后,广东成为了代表远离故乡的象征,作者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思念之情如泪水激起海潮一般澎湃。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离别的思考,以及对亲情和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烟雨蒙蒙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身世寒香裹,相看意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