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陈尧拱廷凭致仕归蜀》

一家今有十年轮,独忆云山欲退身。
天邑繁华行乐厌,月曹清要命书新。
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讌孟邻。
秋稼万箱僮百指,羲皇之上更何人。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陈尧拱廷凭致仕归蜀》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家今有十年轮,
独忆云山欲退身。
天邑繁华行乐厌,
月曹清要命书新。
西风跃马经秦甸,
东道椎牛讌孟邻。
秋稼万箱僮百指,
羲皇之上更何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陈尧,一位已经在朝廷任职十年的官员,他怀念故乡的云山,渴望能够退隐山林。他对都市的繁华和欢乐感到厌倦,而对宁静的月庭和阅读新书充满向往。诗中还描绘了他西行经过秦甸时的奔马飞驰和东归时在孟邻举行的宴会。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于丰收的期盼,暗示他渴望成为伟大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陈尧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山林退隐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繁华都市和宁静月庭的对比,强调了陈尧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的描写也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的希望。最后两句以羲皇之上的形象,表达了陈尧对于成为伟大君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描写官员心灵的起伏和对自然的倾慕,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宁静自在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山水田园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厌倦之情。

  • 《期诸友看范园杏花风雨不果》

    欲寻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阴不得游。寂寞西园风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

  • 《岁暮感怀》

    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公卿别後全无信,兄弟书来只说贫。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

  • 《雨晴到江上》

    今朝山色好,不似未晴时。路转沙汀出,桥回榉柳移。群山来衮衮,积水去披披。云叶多奇态,苹花弄晚姿。人家机杼急,野寺鼓钟迟。欲去不得去,冥搜足此诗。

  • 《看刈禾》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如何有贫妇,拾穗犹惸惸。

  • 《秋晚北园》

    野兴乘俄顷,扶行锦竹长。碎蔬残宿圃,乱叶散寒塘。地僻柴门静,人稀草迳荒。晓霜今几见,犹有菊花黄。

  • 《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

    云霞咫尺压吴郊,乘兴斯须棹小舠。欲往结庐嗟未得,羡他何氏有三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