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喜閒放,自号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陈元常醉眠庵》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陈元常醉眠庵,
渊明喜闲放,自号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译文:
陈元常醉眠庵,
陈元常常醉卧在眠庵里,
渊明喜闲放,自号葛天民。
渊明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称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我睡觉,你去吧,人们说这话是真的。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没有机关的东西不要去猜测,鸥鸟依然亲近驯服。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想要入眠又何须请客,一念之间就已经起了尘埃。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何若庞德公,对待宾主毫不拘束。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陈元生性喜欢酒,一大白就醉倒在地。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众人中时常酣醉而卧,总是满腹春意。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澒洞又是什么样子,只有几代人才知道。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陈元常醉卧在眠庵为主线,表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陈元常的描写,展现了他高傲不羁、不拘礼法的个性。他不愿被世俗的纷扰所困,宁愿独自沉醉于酒乡。诗中的"渊明喜闲放,自号葛天民"表达了陈元常对自由自在的追求,他不拘泥于规矩,自称葛天民,彰显了他超然世俗的态度。
诗中还表现了陈元常醉卧的场景和他对酒的痴迷。他经常在人群中醉倒,酒意浓烈,常常满腹春意。这种酒后的放纵和欢愉给他带来了潇洒自在的感觉,也体现了他对繁琐世事的厌倦,希望能够忘却尘世的纷扰。
最后两句"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则暗示了陈元常的独特和孤高。澒洞是指陈元常所在的眠庵,表达了这个地方的神秘和特殊。"知容几辈人"暗示了只有少数人才真正理解眠庵的价值和内涵。整首诗以陈元常醉卧眠庵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他的个性特点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抗拒和对宁静自由的向往。这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和对自由的追求,给人以一种豪放不羁、潇洒自在的感觉,也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陈元常的形象和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鹡鴒翡翠各毛衣,未有丝麻亦衣皮。白书不冠对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维。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
孙先生,能放下。兀兀腾腾,通真弃假。处心与、万物无私,略无些谄诈。乐清贫,得清雅。逗引灵童,惺惺洒洒。到如今、好结善缘,水云
元戎已趣曹装觐,上客难教俭幕留。积雨半篙生别浦,清风十幅送归舟。槐庭衮绣行虞侍,芸阁铅黄待校雠。池有游鳞云有雁,尺书能寄故人不。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