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呈陈和叔二首》

数椽生草覆莓苔,一径墙阴斸雪开。
王吉囊衣新徙舍,杖藜从此为君来。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呈陈和叔二首》

数椽生草覆莓苔,
一径墙阴斸雪开。
王吉囊衣新徙舍,
杖藜从此为君来。

中文译文:
几根横梁上生满了青草和覆盖着苔藓,
一条小径在墙的阴影下被斧头砍开了雪。
王吉捧着囊衣迁徙到新的住处,
手拄着藜杖,从此为你而来。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陈和叔的思念之情。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横梁上生满青草和覆盖着苔藓以及被斧头砍开雪的小径,展现了寂寥的冬景。接着,诗人提到了王吉捧着囊衣迁徙到新住处的情节,以及他手拄藜杖为友人而来的姿态。诗中的意境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友谊的珍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通过对具体细节的刻画,展示了作者的感情和情感。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横梁上的青草和苔藓,以及被斧头砍开的雪,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凄美的冬日景象。而王吉捧着囊衣迁徙舍的情节,则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友情的真挚。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句式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深情厚意和对友谊的珍视,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意境与情感也引发了读者对友情、离别和思念的共鸣,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 《荷锄》

    五亩畦蔬地,秋来日荷锄。何曾笑尔辈,但觉爱吾庐。胆怯沽官酿,瞳昏读监书。区区尚多事,未解杂樵渔。

  • 《偶成》

    回心三朋不违仁,已后元曾小失真。一片云花轻关水,冥冥不复省漓醇。

  • 《寻梅道士(一作寻梅道士张山人)》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

  • 《弦月》

    人间离别最堪怜,天上嫦娥恐亦然。昨夜广寒分破镜,半奁飞上九重天。

  • 《感时》

    卿士辱多垒,天王愤蒙尘。御戎要虓将,谋国须隽臣。百战取封侯,未必亡其身。怀奸废忠义,胡颜以为人。吁嗟世道衰,大戮加缙绅。平居事奔竞,梁汴分云屯。一旦国步艰,四迸如星繁。辅相已择栖,守令仍逾藩。冠盖陆西竄,舳舻水南奔。鄙夫用慨然,策马趋修门。勤王羞尺柄,悟主

  • 《偶作》

    老去都无宠辱惊,静中时见古今情。大凡物必有终始,岂有人能脱死生。日月相催飞似箭,阴阳为寇惨于兵。此身果欲参天地,且读中庸尽至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