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呈季承》

发舒言笑非关酒,慰藉辛勤一以诗。
往日追从虽旧矣,只今夷险更同之。
真仙岩壑君行访,快阁江山我亦披。
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呈季承》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呈季承

发舒言笑非关酒,
慰藉辛勤一以诗。
往日追从虽旧矣,
只今夷险更同之。

真仙岩壑君行访,
快阁江山我亦披。
但恐衡阳无过雁,
书筒不至费人思。

译文:

向季承赠诗

言谈笑语的畅快,并非与酒有关,
以诗来宽慰我辛勤的努力。
追随你的身影,虽然已经是过去的事情,
现在面临的困难和险阻更加相似。

你游历真仙般的山岩和幽壑,
我也徜徉于快阁之间的江山。
只是担心衡阳的雁儿无法超越,
书信的往来不至于增添思念的负担。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赵蕃向季承献诗的作品。诗人表达了自己舒畅的言谈笑语并非因为饮酒,而是通过写诗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来宽慰自己在辛勤努力中的辛酸与辛苦。他回顾了曾经追随季承的往事,认为那已经成为过去,而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和险阻却更加相似,仿佛重又回到了从前。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与季承之间的心灵共鸣与亲近。

接着,赵蕃描述了季承游历真仙般的山岩和幽壑,而自己则徜徉于快阁之间的江山之间,展现了两人各自的境遇和追求。然而,诗人担心衡阳的雁儿无法超越,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可能受到一些阻碍,而书信的交流也无法满足彼此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彼此心灵交流的向往。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状的反思,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季承在追求理想和面对困难中的相似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书信往来的渴望与担忧。整首诗抒发了赵蕃对友谊的深情和对心灵交流的重视,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真挚情谊的追求。

  • 《菩萨蛮(甲午秋作)》

    秋声夜到秋香院。重帘试卷都开遍。只似旧时香。更添些子黄。绮窗人共赋。犹忆分香句。别后几回秋。见花空复愁。

  • 《寄陈宣叔》

    扁舟欲动更徘徊,一笑相看病眼开。事忤贵人今见节,政行豪县众称材。忽惊岁月侵双鬓,却喜山川共一杯。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

  • 《超彼岸 继重阳韵 重阳教化集卷之三》

    家缘不藉。遇风仙传得,修补清虚之架。懒里寻慵,慵里更寻闲暇。上街来,除我相,先乞化。木人箭指云溪射。觉正中周,天通明八卦。见粒神丹,灿烂果然无价。水云游,访秦川,行教化。

  • 《止酒》

    终年不举酒,爱漱玉池津。自谓醒时好,谁知醒者嗔。贫交滋味薄,老眠是非真。拚死成何事,刘伶辈误人。

  •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 《新秋即事》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监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虱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系滞不如商岭叶,解随流水向东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