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是苏轼的一首诗,描绘了他在澄迈驿(位于海南岛)的所见所感。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
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
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
青山一发是中原。

中文译文:

疲倦的旅客忧心忡忡地听到归家的路途漫长,
明亮的眼睛俯瞰着飞阁和延绵的长桥。
贪心地凝望着白鹭横卧在秋色的水湾上,
却没留意到青翠的林木已经被夜潮所吞没。

余生渴望在海南村庄安享晚年,
天帝派遣巫山的神仙来招呼我的灵魂。
迢迢蓝天低垂,鹘鸟不见踪影,
青山一片展开,正是中原的风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澄迈驿的所见所感,表现出他对归途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旅客疲倦和路途遥远的愁苦之情,以及他俯视飞阁和长桥的景象,抒发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对家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苏轼贪看白鹭横卧在秋色浦湾的情景,然而他并未留意到青林已被晚潮所淹没。这一描写既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隐含了岁月易逝、时光流转的意境。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余生的向往,希望在海南村庄过上宁静的晚年。他提到天帝派遣巫山的神仙来招他的灵魂,暗示了他对仙境般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世俗的渴望。

最后两句以杳杳天低、鹘鸟不见踪影,青山一片展开的形象描绘了遥远的天空和浩渺的山脉,表现了苏轼内心追求自由、追寻理想的情感。同时,通过青山一片展开,他意味着中原的风貌,表达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和对中原文化的向往。

整首诗抒发了苏轼旅途中的孤寂和对归途的思念,描绘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家乡和中原文化的深深眷恋。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中透露出充满哲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
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
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
青山一发是中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写的作品,表达了他旅居澄迈驿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的前两句写道,疲倦的旅客听到返乡的路途遥远,他眼明心亮地俯视着高飞的阁楼和延绵的长桥。这里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旅途中孤独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接着的两句描述了苏轼贪看白鹭横卧在秋色的浦湾上,却没有留意到青林已经被夜潮所淹没。这里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余生的愿望,他希望在海南村庄安享晚年。他说天帝派遣巫山的仙人来招呼他的灵魂,暗示了对超凡生活和追求理想的向往。

最后两句描述了遥远的天空和广阔的青山,将苏轼的思绪引向中原。他说杳杳天低,鹘鸟不见踪影,而青山展开的一片,正是中原的风貌。这里表达了他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和对中原文化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了苏轼对归途的思念、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和故土的向往。同时,诗中透露出对人生意义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 《弹秋思》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 《酬任正叔见和》

    莫嗤文子动三思,我亦今来去鲁迟。潦草荷锄开菊径,殷勤持酒对花枝。韦编旧服精三易,绛帐新开讲四诗。把钓不须嗟岁久,大鱼端有上钩时。

  • 《晓仙谣》

    玉妃唤月归海宫,月色澹白涵春空。银河欲转星靥靥,碧浪叠山埋早红。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遥遥珠帐连湘烟,鹤扇如霜金骨仙。碧箫曲尽彩霞动,下视九州皆悄然。秦王女骑红尾凤,半空回首晨鸡弄。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

  • 《八月十六日夜月》

    断肠佳赏固难期,昨夜销魂更不疑。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赖将吟咏聊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

  • 《木兰花慢 河内人焦其氏得作乐器,仅容一握》

    舞,周旋踮曲尽音节,昔人未之见也。座间承待制翰学命不肖以乐府木兰花慢歌之,因状其名,曰鸣凤双栖曲爱双鸣栖凤,趁舞袖,共婆娑。恨叠鼓凝笳,繁弦急管,悲壮何多。金泥小檀花面,尽凄清、翻尽雪儿歌。幄殿悄闻私语,铜龙冷籁秋波。明妆高烛洗金荷。心赏重经过。听一曲流连

  • 《水亭幽居图》

    虚亭林木里,傍水着栏杆。试展团蒲坐,叶声生早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