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逸闻千里,飞腾见九迁。
禁途才咫尺,玉节屡回旋。
看即自天下,催归夜席前。
如怜落鸢外,为遣反驱边。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呈丘运使三首》
呈丘山,位于今天津市北边,当时是个重要的通往边境的交通要道。这首诗是宋代赵蕃写给丘运使的三首诗之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丘运使奔波劳累的心情和对他的敬佩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奔逸闻千里,
飞腾见九迁。
禁途才咫尺,
玉节屡回旋。
看即自天下,
催归夜席前。
如怜落鸢外,
为遣反驱边。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丘运使辛勤奔波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钦佩之情。诗中透露出对丘运使的赞扬和关切,同时也抒发了对他身份的羡慕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使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丘运使忙碌奔波的身影。诗中的"奔逸闻千里"和"飞腾见九迁"描绘了他在千里之外飞奔的形象,表达了他快速行动的能力和出色的才干。"禁途才咫尺"和"玉节屡回旋"则暗示着他在官场上屡次受命,反复辗转。"看即自天下"表达了丘运使的能力和地位引起他人的注目,"催归夜席前"则表现了作者对丘运使归来的期盼和尊敬。最后两句"如怜落鸢外,为遣反驱边"以落鸢遣返边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丘运使为国家尽职尽责的敬佩和赞扬。
这首诗通过对丘运使的赞美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勤劳的仕宦之士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风云变幻和边疆的重要性。整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词句,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养赡浑家,贪求活路,身如傀儡当场。被他名利,把戏引来忙。牵惹千头万绪,使作得、举指猖狂。夸体段,摇头弄影,驰骋好容光。遇师亲说破,行尸模样,走骨趋跄。乞悬丝相似,莫有无常。急认壶中云水,叩玄关、麻麦馨香。龙蟠虎,汞铅烹炼,丹结做蓬郎。
同和日云稀,怜君复远违。青山双屐在,白首一帆归。野烧浮残雨,寒林散夕晖。因兹忆畴昔,相对各沾衣。
门巷萧条长绿苔,经旬清坐罢传杯。麴生风味那忘得,少待吾家芍药开。
幅巾戏漉彭泽醅,尺书间觅来禽栽。东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盐梅。扁舟夷犹水刻窟,双履秃缺峰峩嵬。招揖西山与东鲁,回首阊阖并玉台。标榜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倚空千重翡翠盖,落日万顷琉璃堆。兴酣鱼鸟安乐国,喜溢仆驭陶家罍。惜哉二老削旧迹,不论石上并墙隈。
弹铗归来乎,暂作苏台客。昂昂岁寒姿,依然返故壑。诗卷浩千万,斗大室难著。往哉制巨鳌,肯恋华亭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