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承示黄君诗再和韵》

先春百品避东洄,曾按茶经较胜来。
除却黄家双井白,其馀布鼓敢争雷。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诗词:《承示黄君诗再和韵》

中文译文:
春天初至,各种百品纷纷出现,东风吹拂着它们。我曾经按照茶经的指引,评比它们的优劣。除了黄家双井产的白茶,其他的茶叶也敢与雷鸣鼓声相争。

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的《承示黄君诗再和韵》。诗人描述了春天初至时,各种百品茶叶纷纷出现的景象,诗人自己曾按照茶经对它们进行评比。在这些茶叶中,除了黄家双井产的白茶以外,其他茶叶也敢与雷鸣鼓声相争,显示出它们的品质与特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茶叶的盛景,展现了诗人对茶叶的独特感受。诗人曾按照茶经对这些茶叶进行评鉴,突出了对品质的重视和对茶叶的品味精髓的追求。其中,黄家双井产的白茶被特别提及,显示出它在众多茶叶中的独特地位。诗中的"除却黄家双井白"表示黄家双井产的白茶脱颖而出,成为与众不同的茶叶。而"其馀布鼓敢争雷"则表达了其他茶叶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它们敢与雷鸣鼓声相争,显示出它们自信而独立的姿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茶叶的热爱和对茶叶品质的追求,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这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意象,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品茶的兴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感春》

    春风欲裂石,春云如鼓涛。况复横来雨,檐溜声连宵。畸人早盥帻,散目临亭皋。挽折户外柳,吹残竹间桃。慨然念芳物,摧抑适所遭。因之感时节,幽愤空忉忉。少年亦弃置,自引瓶中醪。醉后眼生缬,孤坐清吟高。

  • 《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

    西风叶满庭,欹枕听鸣雨。凄然百感生,愁绪未易数。思昔咏干旌,良马素丝组。今为白屋夫,低头拜官府。犹喜七十公,可免差科苦。

  • 《齐梁晴云》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

  • 《秋日偶成》

    江城开近白鸥沙,帘幕风凉秋满家。昨日邻姬新压酒,小槽一夜落莲花。

  • 《富阳道中早行》

    山腰宿雾远模糊,水面柔云近有无。青女妆成连夜粉,鲛人啼尽一川珠。阳光稍稍褰层箔,春色徐徐殿画图。试向东风揩病目,驾天青浪麦平铺。

  • 《残春三绝》

    阑干倚遍更消魂,春到淮南得几分。袅袅柳枝烟雨湿,画楼残角送黄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