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丞厅后圃双梅一枝发和似表弟韵》

漫游踪迹成浮家,一身四海惊年华。
不禁草木竞时节,忽见霜干排新花。
晓云生寒日未透,南枝半肥北枝瘦。
就中一枝最先发,浪蕊浮花敢居右。
山翁涉世如狼胡,功名日远凌霜须。
与花同是江南客,一笑为解东阳臞。
吟哦绕树正百匝,未放零落空残株。
春风杂花尽明媚,此君风味悬知无。
雨中着子尚不恶,可堪老叶繙虫书。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丞厅后圃双梅一枝发和似表弟韵》

中文译文:
漫游踪迹成浮家,
一身四海惊年华。
不禁草木竞时节,
忽见霜干排新花。
晓云生寒日未透,
南枝半肥北枝瘦。
就中一枝最先发,
浪蕊浮花敢居右。
山翁涉世如狼胡,
功名日远凌霜须。
与花同是江南客,
一笑为解东阳臞。
吟哦绕树正百匝,
未放零落空残株。
春风杂花尽明媚,
此君风味悬知无。
雨中着子尚不恶,
可堪老叶繙虫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李弥逊,诗题为《丞厅后圃双梅一枝发和似表弟韵》。整首诗以描写梅花为主题,通过描述梅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自身的品性,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自我感悟。

诗的开头写道"漫游踪迹成浮家,一身四海惊年华",表达了作者漫游四方、游历广阔的生活经历,使其对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产生深刻的感慨。接着,诗中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季节中开放的情景,以及其与草木竞相开放的景象,突出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

诗中还描绘了梅花的特点,"南枝半肥北枝瘦",表现了梅花在南方生长得比较茂盛,而北方的梅花则相对瘦弱。其中一枝的浪蕊和浮花敢于居于右侧,显示出它的自信和与众不同。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比山翁,表达了自己涉世的艰辛和追求功名的渴望。然而,作者认为自己与梅花一样,作为江南的客人,笑对人生的无奈和苦难,表现了一种豁达的态度。

整首诗以梅花为象征,通过梅花的形象和品性,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梅花在寒冷的时节中依然开放,象征着坚强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自在和无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 《送贾二进士归省》

    年少擅词华,曾看手八叉。晨装归路雨,春酒别筵花。马带云过岭,人同燕到家。罢官趋觐好,不是谪长沙。

  • 《如梦令(五之二)》

    遥夜沈沈如水。风系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 《次韵程机宜感怀》

    至交类萍梗,离合宁前知。相思梅花发,岂待中郎吹。

  • 《程尧仲以杨秘监所赠诗见示因走笔次韵约观园》

    我家城中烟云乡,秋风晴日千桂香。交游半是渔樵郎,门前水深能潮江。和诗到此推砚牍,必不能教鬼神哭。何如且向桂花中,快泻鹅黄入杯玉。去年试君当夏初,知君直气非狂夫。平生批龙编虎须千言万言长短书。诚斋许人以文字,须待其人有余味。君今莫问且速来,不醉明朝花满地。

  • 《书玻璃泉壁》

    秋夕淮天不肯明,壮怀冲斗若为情。卧闻隔水吹三弄,又喜孤城报五更。

  • 《郡斋多疾》

    歌召非周陕,褎黄谢汉台。名将恩共忝,衰与疾俱来。素发惭犀导,朱颜藉玉杯。勋劳真索莫,出处尚徘徊。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淮阳安敢薄,卧治恐非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