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道何似,诗有林霏寄。
怪其句律工,定自工夫至。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呈宜之兄八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赠诗之形式,呈献给名叫宜之的兄长。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封信中的言辞何等相似,其中的诗句仿佛是由一片森林中的飞花寄来。我惊叹于他的句法和韵律的巧妙,这一定是他苦心修炼的结果。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赵蕃给兄长宜之的赠诗作品。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兄长诗才的赞叹和敬意。他觉得兄长的诗句犹如森林中的飞花,美丽而自然。作者不禁惊叹于兄长在句法和韵律方面的巧妙运用,认为这是兄长用心修炼的结果,是他多年来苦心钻研的成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兄长诗才的赞叹和敬意。通过对兄长诗句的赞美,作者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认可和追求。诗中的"林霏寄"形象地描绘了诗句仿佛从森林中的飞花中传递而来的意境,这种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词的美感和灵动性。
作者提到"怪其句律工,定自工夫至",表达了对兄长诗句技巧的赞赏。这句话意味着兄长的诗句使用了独特的句法和韵律,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入理解和努力钻研。作者通过这句话,传达了对兄长才华的赞美和对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持续努力的敬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兄长诗才的赞叹和敬意。通过赞美兄长的诗句技巧和用心修炼,作者展示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兄长才华的赞赏。这首诗词既表现了宋代士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交流与赠诗的风尚。
移家种竹杨湖上,半似湘川半辋川。诗好日尝题节下,酒酣时复卧根边。扫门延客还开径,煮笋供茶或试泉。我记别来今十载,出林添得几梢烟。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长柏高柟荫广庭,夜凉人静梦魂清。不知山月几时落,每到晓钟闻雨声。
赤白崔嵬晚照间,投闲时复一跻攀。时平守望皆无用,添得清秋数点山。
苍梧之南湘水头,烟波逐客增离忧。重瞳孤坟閟白日,双娥贞佩摇清秋。江空夜开鬼对泣,泣罢仍为鼓瑶瑟。瑟声渐杳江声长,丹枫坠影天霜白。临江被发招帝魂,拔剑欲断东流奔。东流无穷帝不返,呜呼薄俗无由敦。
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