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
蛮语初未学,嶮绝闻人说。
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
所赖使君贤,余波能普及。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呈赵常德四首》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写道自己身世低微,却得到了赵常德的推荐,被任命为铨选官,并接到了蛮府的公文。诗人不懂蛮语,只能依靠他人口述来理解其中的内容。他感到困惑和无助,但不敢退缩,因为他明白信任有时就像荆棘一样艰难。然而,他感激赵常德的智慧和才干,他的影响力和教诲使得他能够普及开来。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艰辛和困惑,以及对赵常德的感激之情。诗人身处陌生的环境,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依然坚定地向前,不敢退缩。他相信赵常德的智慧和引导将能够帮助他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使命。
这首诗词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呈赵常德四首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
蛮语初未学,嶮绝闻人说。
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
所赖使君贤,余波能普及。
译文:
将我派遣到铨选之职,却同时接到了蛮府的公文。
蛮语我尚未学会,只能借他人口述来了解。
前进或退缩都不可行,信任有时像荆棘一样艰难。
幸亏有贤明的使君,他的影响力让我的思想能够普及开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己在官场上的境遇,表达了作者的困惑和无助之情。他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蛮府的公文,却不懂得蛮语,只能通过他人的口述来理解。诗人感到困难重重,但他并不退缩,因为他明白信任有时就像荆棘一样困难。然而,他非常感激赵常德的智慧和引导,使得他的思想能够普及开来,得以应对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困惑和对赵常德的感激。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和勇气。他不畏艰难,坚定地向前,信任赵常德的智慧和引导能够帮助他克服困难。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赵常德的崇敬和对自身前途的期许。
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官场中的挣扎和对前途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信任、勇气和感激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炧。土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