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
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
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城》
四塞称天府,
三河建洛都。
飞云霭层阙,
白日丽南隅。
独下仙人凤,
群惊御史乌。
何辞一万里,
边徼捍匈奴。
中文译文:
称之为四塞的是这座天府,
修筑在三河交汇处的是洛都。
飞云弥漫在宫阙上方,
阳光明媚照耀在南隅。
独自翱翔的凤凰降临下来,
群鸦嗡嗡惊慌而远遁。
为何不辞劳苦千里万里,
守卫那边陲,牢守边塞,抵挡匈奴。
诗意和赏析:
李峤的《城》是一首描写都城的诗。这座城市被称为四塞的天府,而洛都则是三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整座城市高耸的宫阙上方笼罩着飞云,阳光洒落在南方城隅,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诗中还描绘了一只孤独的凤凰飞过城市,惊飞了守卫边境的乌鸦。这一形象可以解读为代表着广袤国土的凤凰,独自所向披靡,而与之相对,乌鸦则象征着外敌的入侵,逃离了即将到来的战火。诗人表达了一种要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不辞辛劳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形象比喻,展现了唐代都城繁华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期望和祝愿。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庐山一滴水,彫尽诗人肠。道傍有湿泉,恝然如遗忘。浅夫既阁笔,知士亦括囊。或云匪难知,水火互阴阳。水根於天一,至阳所潜藏。所以井生荧,亦有泉如汤。吾尝谓或言,子语未精详。水实含内景,火乃无寒光。水将而不迎,火迎而不将。君看月受日,又验坤含章。吾言与邵语,或可
华阳山雨拂轻尘,独步烟霞访隐真。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閒清世梦中身。金章名重人称贵,布褐才高道不贫。吟罢洞天风正淡,自知凡骨定逢人。
相携及嘉月,采菱度北渚。微风吹棹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鹊语灯花两太谩,三朝五夜强相驩。打门军将还惊枕,破屋山人起著冠。知巳书从天上落,焚香手把月中看。少陵泛爱虚名句,羡杀寒儒眼不寒。
君不见草木荣复凋,青青摧折风霜朝。人生寓一世,何异石火飞流焱。贵贱寿夭百千殊,死者前后孰可逃?当年称意即可乐,烹羊炰羔召同僚。莫令闲虑损汝神,未老面黧毛发焦。冈头松柏多高坟,声誉俱逐尘壤消。令人及此志沈菀,上堂鼓瑟歌诗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