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持课》

梦接三乘境,乘胜一炷薰。
风窗独趺坐,鸟雀听声闻。
目想金刚会,心存贝叶文。
稍蠲烦恼毒,天雨看缤纷。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持课》是宋代袁说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境中接连出现三个层次的境界,取得胜利后熏香一炷。我独自坐在风窗边,鸟雀听到我的声音而停下歌唱。我心中想着金刚会的智慧,怀抱贝叶上的文字。稍稍减轻烦恼和毒害,眼睛看着天上的雨点纷纷扬扬。

诗意:
《持课》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梦中经历的一系列境界和感悟。诗人通过三个层次的境界,象征着他对追求智慧和内心修行的不断探索。他在取得胜利后点燃了一炷香,表示他对成就的庆祝和感恩。在安静的环境中,他独自坐在风窗边,与自然界的鸟雀相互倾听,这种宁静和默契使他感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诗人的心中充满对智慧的向往,他想象金刚会的智慧,同时怀抱贝叶上的文字,表达了他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通过这些修行和思考,诗人能够稍稍减轻烦恼和毒害,同时欣赏到天上雨点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和赞美。

赏析:
《持课》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蕴深远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修行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诗人通过梦境的形式,将自己引入不同的境界,展示了他对人生和内心探索的渴望。他在成功后熏香一炷,体现了对成就的喜悦和感恩之情。在安静的环境中,他与自然界的鸟雀相互倾听,体验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诗人的心中充满对智慧和知识的向往,他想象金刚会的智慧,并怀抱贝叶上的文字,表达了对智慧和文化的追求。最后,他减轻烦恼和毒害,欣赏天上雨点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和赞美。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通过诗人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启发。

  • 《题桃源》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 《陪冯使君游六首》

    临水登山兴自奇,锦沙墩上最多时。虽云发白孤峰好,其奈名清圣主知。草媚莲塘资逸步,云生松壑有新诗。翛然别是神仙趣,岂羡东山妓乐随。

  • 《唐诏监簿池阳市征》

    五鼓歇津亭,风帆去斗城。美材王国秀,独木县官征。萍密浮罂剂,蒪丝杂釜羹。袁郎秋咏去,江月对盈盈。

  • 《和曼叔》

    官路飘蓬奈别何,塞垣相见此情多。酒樽重喜为亲寿,华发犹能继子歌。行树坐思新种色,断冰应泛晚来波。紫荆山下游从少,独把雕章醉后哦。

  • 《冬夜》

    忽忽流年恨,悠悠独夜情。向人灯欲语,遶舍露如倾。梦每轻千里,愁偏怯五更。殷勤桑落酒,好为解余酲。

  • 《减字木兰花(五劝)》

    酒巡未止。更说五行人听喜。康节淳风。说道诸公运数通。乞浆得酒岁在申酋,乞浆得酒。更检戊申前定寿。亥子推何。甲子生年四百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