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钱塘春月并游》

夙昔神都别,于今浙水遭。
故情弥切到,佳月事追遨。
太守才贤重,清明土俗豪。
犀珠来戍削,征鼓去啾嘈。
湖树涵天阔,船旗罥日高。
醉中春渺渺,愁外夕陶陶。
新曲寻声倚,名花逐种褒。
吟亭披越岫,梦枕觉胥涛。
论议刀予快,心怀铁石牢。
淹留趋海角,分散念霜毛。
鲈脍红随筹,泷波渌满篙。
试思南北路,灯暗雨萧骚。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钱塘春月并游》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夙昔神都别,于今浙水遭。
往昔在神都(京城)分别,如今来到浙江的水乡遭遇。

故情弥切到,佳月事追遨。
对往日的情感仍然深切,欣赏着美好的月光,回忆着过往的事情。

太守才贤重,清明土俗豪。
这里的太守才干高强,德行卓越,清明节时土地上的乡村人士都非常豪爽。

犀珠来戍削,征鼓去啾嘈。
从戍边归来的将士带着战斗中战胜的犀牛犄角,远行的军鼓声嘈杂。

湖树涵天阔,船旗罥日高。
湖中的树木遮天蔽日,船上的旗帜高高挂起。

醉中春渺渺,愁外夕陶陶。
在醉酒的状态下,春天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忧愁在夜晚的景色中逐渐消散。

新曲寻声倚,名花逐种褒。
寻找新的音乐曲调倚靠着声音,名贵的花朵也被逐一种植褒奖。

吟亭披越岫,梦枕觉胥涛。
在吟诗的亭台上穿过险峻的山岭,梦中的枕头感受到海浪的声音。

论议刀予快,心怀铁石牢。
对于言论争论持刀自判,内心坚定如铁石一般坚固。

淹留趋海角,分散念霜毛。
沉浸在海角的美景中,思绪分散,念及秋霜的细微之处。

鲈脍红随筹,泷波渌满篙。
美味的鲈鱼佐以红酒,湖泊的波浪冲击着船桨。

试思南北路,灯暗雨萧骚。
思考南北的道路,灯火昏暗,雨声凄凉。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夜晚泊船观赏春月的心境和所见所感。他回忆起过去在京城的离别,流连于浙江的水乡之中,感叹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他描述了所见的美景以及对乡村风俗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往事和思绪的追忆,对音乐和花朵的喜爱,以及对言论和自身坚定信念的态度。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 《秋蝶二首》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 《酬人偈》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 《近代吴歌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 《攻媿斋》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 《淮上寄赵茂实》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