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别襄阳诗僧少微(诗中答上人归梦之意)》

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
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酬别襄阳诗僧少微(诗中答上人归梦之意)

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
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中文译文:
回答襄阳的僧人少微
证明心中有什么梦,说明梦境频繁。
展示出秦人的文学,学习楚地的诗歌。
香兰染衣上的颜色,柳枝春天地托在手中。
分别后必须再相见,浮云就是我的身影。

诗意:
这首诗是皎然酬答襄阳的少微僧人写下的诗,回应着他的梦的归宿。皎然表达了自己在梦中的体验和感悟。他思考自己梦中的境界,却展示出了对文学的探索和诗歌创作的追求。他说自己写下的文字是秦人的传承,诗歌的灵感则来自楚地。他用兰花的香气染了衣服,用手托住柳枝,体验春天的气息。虽然分开后必将再次相见,但他的身影只是像浮云般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思考和表述,展示了诗人对于自身诗歌创作及文学追求的坚持。他以梦为媒介,探索了心灵的归宿,并追溯到秦汉文化和楚地文学,为自己的诗歌找到了历史与文学的渊源。他通过描述兰花香气和柳枝的春天气息,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中的自由与轻盈的追求。最后,他虽然分别后必将再次相见,但他将自己的存在与浮云相联系,表达了自己的虚无离散之感。整首诗感触深远,展示了诗人的思考和追求。

  • 《堂下梅一枝开迟而花极小疑地势使然感叹而作》

    梅发无衰盛,根生有瘠腴。都缘托地薄,故使著花癯。渺小吾怜尔,伶仃尔念吾。讵须诗欠兴,何用竹相娱。

  • 《送柳宜归?此诗为黄庭坚作?》

    折脚铛边煨淡粥,曲枝桑下饮离杯。书生不是南迁客,魑魅惊人须早回。

  • 《冯校书挽诗》

    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表着先筹。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辞高冰雪羞。槐里但知矜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

  • 《应天长(闺思)》

    管弦绣陌,灯火画桥,尘香旧时归路。肠断萧娘,旧日风帘映朱户。莺能舞,花解语。念后约、顿成轻负。缓雕辔、独自归来,凭栏情绪。楚岫在何处。香梦悠悠,花月更谁主。惆怅后期,空有鳞鸿寄纨素。枕前泪,窗外雨。翠幕冷、夜凉虚度。未应信、此度相思,寸肠千缕。

  • 《遥天奉翠华引》

    雪消楼外山。正秦淮、翠溢回澜。香梢豆蔻,红轻犹怕春寒。晓光浮画戟,卷绣帘、风暖玉钩闲。紫府仙人,花围羽帔星冠。蓬莱阆苑,意倦游、常戏世间。佩麟旧都,江左襦袴歌欢。只恐催归觐,剩宴都、休诉酒杯宽。明岁应看,钧容舞袖歌鬟。

  • 《和张端士初夏》

    绿阴四合水迷津,春去虽愁却可人。无数飞萤窥案帙,有时乳燕落梁尘。满塘荷荫将还旧,试火包香又斩新。短夜得眠常不足,僧钟遮莫报昏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