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是李商隐所写的一首唐代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崔八相聚赏梅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和美的赞美。
诗中的“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游赏寒梅的情景,诗人被梅花的美丽所吸引,迟迟不愿离去。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描绘了诗人在与崔八共赏梅花时,相互交换礼物的情景。诗人送给崔八一上衣,衣袖上的花纹如同初降的雪花,象征着美的赠予。而诗人收到崔八送来的熏炉,更换了香料,象征着友谊和美的回赠。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描绘了诗人涂抹妆容的情景,脸上涂的蜂黄色和胸前的蝶粉都是美的象征,诗人在准备迎接宾客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妆容和美丽。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境界,即无论自己多么困扰于疾病,也必然追求美的存在。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美的执着和追求,将之与天花、道场相联系。
这首诗通过对于赏梅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友谊和美丽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执着。整首诗节奏流畅,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美的追求。
暖醉寒醒各自奇,千花谁是复谁非。燕支浓透春风面,翡翠新裁生色衣。破落东皇能许劣,庄严西子较些肥。痴儿犹恨无香在,紫蝶黄蜂政打围。
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眉颦羞鹊喜。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
征夫去时着伫葛,征夫未回天雨雪。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殷勤着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戌玉关。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喜见人间百岁翁,青鞋藜杖步如风。一庵无处知身幻,四海行来觉眼空。论相又看新进士,挑诗多识旧名公。承平往事谁知得,闲听高谈梦寐同。
遗蝗出境乐秋成,多稼登场喜雨晴。暗笑衰翁不解事,犹怀万里玉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