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胡圣闻》

别后沧波路几迷,竹风松雨共凄凄。
十年依旧双瞳碧,四海仍传一角犀。
池上溶深浮日暖,山中物物是诗题。
先生莫道心如铁,可忍红英半着泥。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酬胡圣闻》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绍嵩。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后思念之情,描绘了环境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坚定和对爱情的执着。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酬胡圣闻

别后沧波路几迷,
竹风松雨共凄凄。
十年依旧双瞳碧,
四海仍传一角犀。
池上溶深浮日暖,
山中物物是诗题。
先生莫道心如铁,
可忍红英半着泥。

译文:
分别之后,波澜起伏的路途多次迷失,
竹林的风声和松雨一同凄凉。
十年过去了,你的双眼依旧明亮如碧玉,
你的名声传遍四海,好像一角犀牛般珍贵。
池塘上的水波深沉,浮动的阳光温暖,
山中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了诗的题材。
先生,请不要说你的心如铁一般冷漠无情,
你能够忍受红英花儿半沾泥土。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胡圣闻的思念之情。诗人形容别后的沧波路途多次迷失,表现出对离别后的苦楚和迷茫。竹风松雨共凄凄,描绘了环境的凄凉和寂寞,与诗人内心的忧伤相呼应。

在诗中,诗人称颂了胡圣闻的双瞳碧,表达了对其智慧和光明的钦佩和赞美。胡圣闻的名声传遍四海,被比作一角犀牛,彰显了他的珍贵和稀有。这里既揭示了胡圣闻的卓越才华,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以景物描写展开,池上溶深浮日暖,山中物物是诗题。诗人通过描绘池塘上的温暖水波和山中的一切事物,表达了自然景观对他的启发和诗意的滋生。这种景物描写不仅为离别之情增添了一抹温暖,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两句“先生莫道心如铁,可忍红英半着泥”,表达了诗人对胡圣闻坚定而执着的爱情。诗人希望胡圣闻不要以自己的心如铁般冷漠无情,而是能够忍受红英花儿沾染泥土,即能够忍受艰难和困苦,坚守对爱情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离别之情、景物描写和爱情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胡圣闻的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的向往。

  •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

    南行度关山,沙水清练练。行人已愁绝,日暮集微霰。殷勤小梅花,仿佛吴姬面。暗香随我去,回首惊千片。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泫。幽怀不可写,归梦君家倩。

  • 《重庆阃治十咏·一廉堂》

    九重怀井络,一字侈奎章。来者思冰檗,其毋顷刻忘。

  • 《雪窦宗长老兹写师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龛而挂之》

    妙藏绝邻,毕竟无身也清虚之理真。幽灵独神,须臾返色也自照之智亲。云寒有雪意,天远连秋津。缘起佛种,觉生幻尘。语细音柔,丹山凤雏之韵;目深眉重,檀林师子之颦。借位途中宾主,借功门里君臣。洞水逆流,望云岩而半肯;曹山颠酒,知清税未全贫。曲木床头握麈尾,心传一句

  • 《泛湖上云门》

    三百里湖秋渺然,是间可以著钓船。浩歌暮过石帆下,烂醉夜泊樵风边。茫茫沙月忽侧堕,袅袅山气时孤骞。冥鸿远举谢斯世,白鸥自放全其天。幽栖幸脱市朝械,捷径那著功名鞭。人生各自适意耳,稷禹巢许知谁贤?

  • 《次韵谢外舅食驴肠》

    垂头畏庖丁,趋死尚能鸣。说以雕俎乐,甘言果非诚。生无千金辔,死得五鼎烹。祸胎无肠胃,杀身和椒橙。春风都门道,贯鱼百十并。骑奴吹一吷,驵骏不敢争。物材苟当用,何必渥洼生。忽思麒麟楦,突兀使人惊。

  •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养拙方去喧,深居绝人事。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三径日闲安,千峰对深邃。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地偏芝桂长,境胜烟霞异。独鸟带晴光,疏篁净寒翠。窗前风叶下,枕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