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净慈纲上人三首》

和靖肘后诀,不曾埋土中。
烦师试寻看,寻得报衰翁。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酬净慈纲上人三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靖肘后诀,
不曾埋土中。
烦师试寻看,
寻得报衰翁。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写给净慈纲上人的回信。净慈纲上人可能是刘克庄的一位尊师或长辈,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净慈纲上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中描述了刘克庄找寻净慈纲上人的困扰和最终找到他的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净慈纲上人的感激之情。首句“和靖肘后诀”意指刘克庄向净慈纲上人回复了肘后(指辞别时的礼节)的辞别。接着的“不曾埋土中”意味着刘克庄并未将净慈纲上人埋葬在土地之下,暗喻他对净慈纲上人的敬意和尊重将永远存在。

在第三句中,“烦师试寻看”表达了刘克庄在找寻净慈纲上人时的焦虑和不安。这里的“烦师”指的是刘克庄自谦地称呼净慈纲上人为“师”,而“试寻看”则表明他努力寻找净慈纲上人的踪迹。

最后一句“寻得报衰翁”表示刘克庄终于找到了净慈纲上人,并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这里的“报”意指回答、回应,而“衰翁”则指净慈纲上人的虚名或尊号。

整首诗词流露出作者对净慈纲上人的敬重和感激之情,通过描绘寻找和重逢的过程,表达了对师长的追思和师德的推崇。它既是一首表达感情的诗词,也是对师长和师道的颂扬。

  • 《九日送人》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

  • 《元藏主游方》

    骂詈瞿昙说脱空,年来分外恶情悰。吴山越水相逢著,放出蟭螟咬大虫。

  • 《隘口》

    匡庐界黄龙,渐入遂闳深。平畴郁修广,初日荡云岑。暑退风稍寒,空濛延远襟。谁言匡庐近,正藉群峰阴。悠然南山目,缅彼太古心。片石柴桑字,徒杠粟里寻。归来馆何处?醉石迹未沉。北窗松风意,岁月去。岩幽虎心善,远吹来杏林。但坐掏石泉,溪回鸣玉琴。

  •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并列西京侍从多,吾丘司马岂同科。孤忠祗有囊书在,独见丁宁为偃戈。

  • 《寄会稽范希文》

    江山千里接仁封,都在东南秀气中。借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晶宫。

  • 《岁晚苦寒》

    地气寒不畅,严风无定时。挑灯青烬少,呵笔尺书迟。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伫看开圣历,喧煦立为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