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巴蛇穴,四十年来司马官。
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
常甘人向衰容薄,独讶君将旧眼看。
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长安。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酬乐天见寄》是唐代元稹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千里外巴蛇穴,
四十年来司马官。
瘴色满身治不尽,
疮痕刮骨洗应难。
常甘人向衰容薄,
独讶君将旧眼看。
前日诗中高盖字,
至今唇舌遍长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元稹写给乐天的回信。乐天是元稹的朋友,曾经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为官。诗的开头描述了乐天在三千里外的巴蛇穴(指蜀地)为官的经历,已经有四十年了。他身上充满了瘴疠的气色,疮痕满身,治疗起来难以尽除。乐天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痛苦。
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元稹对乐天的钦佩和敬意。元稹称赞乐天常常甘愿接受人们对他衰老容颜的轻视,表示他对自己的形象并不在意。然而,元稹对乐天将旧日的境况看得如此洞察力感到惊讶。这里可以理解为乐天虽然身陷困境,但依然保持着洞察力和智慧。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乐天之前在诗中所用的高盖字(指乐天在诗中所表达的高尚思想和情感),这些字如今已经传遍了长安城(当时的首都),并且在人们的口中广为流传。这表明乐天的诗才和思想在长安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他的诗作在时代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词通过对乐天的描写,表达了对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唐代社会对才华和智慧的推崇。这首诗词通过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唐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积雪欲照夜,老鸡方唱晨。诸公逝已久,幽梦忽相亲。话旧殷懃意,追欢见在身。悠然又惊觉,抚枕一悲辛。
行年三十六,几是半生人。举止不入俗,清修戏厌贫。宴坐炉烟暖,微醺瓮酎醇。前看箫管辈,未免作埃尘。
去年沙觜是江心,近日汀洲绿菼深。龙伯驱风不敢上,杨花不动树阴阴。
新榜传闻事可惊,单平于尔一何荣。玉阶已忝登高第,金口仍教改旧名。闻喜宴游秋色雅,慈恩题记墨行清。岩扉掩罢无他意,但爇灵芜感盛明。
固陵城下两龙争,不见齐王来会兵。勒取河山新分地,项王之后到韩彭。
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万里忽惊非故国,一樽聊复对行人。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理民。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