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
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
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
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輈.
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方追故山事,岂谓台阶留。
遐抱清净理,眷言兰杜幽。
一缄琼玖赠,万里别离愁。
巴岭云外没,蜀江天际流。
怀贤耿遥思,相望凤池头。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是唐代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
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
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
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輈。
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方追故山事,岂谓台阶留。
遐抱清净理,眷言兰杜幽。
一缄琼玖赠,万里别离愁。
巴岭云外没,蜀江天际流。
怀贤耿遥思,相望凤池头。

诗意:
这首诗是武元衡以十二韵回赠给李十一尚书的作品。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因为他在西南地区分管政务时,无法充分履行自己的责任,感到功业无法立足,恩情未能回报。他惭愧地说自己的齿发已经有些松动,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显赫的职位。然而,他对李十一尚书的赞扬是由衷的,称赞他的高尚品德和节俭的生活作风。他自称在梦中受到君王的三次赞赏,但他自己却历经九次挫折。他认为时光变幻,希望能够早日退休,回到故乡追忆过去的事情,但他并不指望能够长期停留在官位之中。他渴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留恋兰花和杜鹃的幽雅,但他心中充满了与万里之外的离别的忧伤。他描述了巴山的云雾消散,蜀江的水流向天际的景象,表达了对贤人的怀念和对远方的思念,他们相望在凤池之畔。

赏析: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抒发情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诗中表达了对功业和恩情未能圆满的遗憾,以及对清净理想和离别之苦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整首诗章既有政治上的忧虑和思考,也有个人情感的表达,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诗词更加丰富和生动。

  • 《怀樗寮》

    半生鱼佩解黄金,泉石郊坰得趣深。幽兴发时闲副墨,俗尘捐处静观心。圣贤炉冶鎔声色,妙密工夫铿古今。遐想莲居驰梦远,不应轻易到瑶林。

  • 《和郭安道治书韵》

    西风吹起白头波,半夜扁舟掠岸过。不向长桥沽一醉,满天明月奈秋何!

  • 《清平乐(拟太白应制)》

    宜春小苑。处处花开满。学得红妆红要浅。催上金车要看。君王曲宴瑶池。小舟掠水如飞。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 《禅社首乐章》

    灵具醉,杳熙熙。灵将往,眇禗禗.愿明德,吐正词。烂遗光,流祯祺。

  • 《安抚状元内翰还朝复命再获候迎先附短章以代》

    两朝西掖旧词臣,檗苦冰寒四十春。霜雪满头尘满袖,自惭重见玉堂人。

  • 《种说山居》

    客来稚子出应门,洁洒虚庭屡汲深。西泽千塍连别岸,南山一带是家林。泉清野果浮苍玉,灯散灵峰见紫金。晚日已收凉气动,客归相送步松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