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夷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
著地无痕。
柳絮梅花处处春。
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
莫掩溪门。
恐有扁舟乘兴人。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嘉兴人。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声名甚着。绍兴时秦桧当国,趋附求进。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监尚书六部门。专爲歌词谀体应制。十七年,爲军器监丞。桧死,除名贬钦州,移雷州、新州。有《顺庵乐府》五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丑奴儿令(促养直赴雪夜溪堂之约)
冯夷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著地无痕。
柳絮梅花处处春。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莫掩溪门。
恐有扁舟乘兴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冬夜雪景中的田园景色,以及对于情人约会的盼望之情。诗中的“冯夷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著地无痕。”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飘落的场景,并比喻出雪花轻盈飘逸的特点。接着,诗中出现了“柳絮梅花处处春。”这一描写,将寒冷的冬天与柳絮和梅花的生机联系了起来,传达出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和喜悦。而诗的最后两句“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的期待以及希望能够与情人相聚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
稳,中心中国选楼澄溪到,飞挺高处滞飘。着此处,未留痕像。
到处的柳絮和梅花都仿佛春天来临。山阴的夜晚明亮如白昼,月亮充满了前村,不要封闭溪门。恐怕会有乘舟而来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清新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雪景和冬末的春意,充满了对美景和喜悦的表达。通过雪花的比喻,诗人将冯夷剪碎的澄溪练比作飞舞的雪花,形象地描绘出了雪花轻盈飘逸的特点。同时,柳絮和梅花的春天气息又暗示着寒冬即将过去,新的开始即将来临的希望和喜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期待和渴望,诗意深远。整首诗词以雪景和春意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了一种寒冷与温暖并存的意境,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和愉悦的情绪。
白马逐牛车,黄昏入狭斜。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文死罔明休卜度,瞿昙女子谩针锥。推倒铁山归去也,纵横十字更由谁。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幢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绝顶龙君宅,深疑与海连。飞来千丈瀑,下润几桑田。噀日虹霓壮,随风雪霰圆。高寒吟未稳,欲去复回旋。
字字追还水部公,篇篇压倒后村翁。可怜和靖拘香影,更笑花光着色空。自许铁心坚晚节,渠能粉面向春风。菁华落尽惟枯卉,赖有何郎嗜好同。
拜拜恩书喜满颜,马蹄遥望斗杓还。从今步步行平地,出得千山与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