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紫陌青春路,柳色皇州。
月淡烟柔。
袅袅亭亭不自由。
旧时扶上雕鞍处,此地重游。
总是新愁。
柳自轻盈水自流。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嘉兴人。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声名甚着。绍兴时秦桧当国,趋附求进。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监尚书六部门。专爲歌词谀体应制。十七年,爲军器监丞。桧死,除名贬钦州,移雷州、新州。有《顺庵乐府》五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丑奴儿令(自岭表还临安作)》
红楼紫陌青春路,
柳色皇州。
月淡烟柔。
袅袅亭亭不自由。
旧时扶上雕鞍处,
此地重游。
总是新愁。
柳自轻盈水自流。
中文译文:
红墙绿树和紫色的街道,代表着青春的道路,
柳树绿影在皇城之内飘拂,
淡月挂于烟雾之中。
漂浮的情感束缚了自由的心。
曾经在雕鞍上时的美好回忆,
如今在这个地方重新体味,
总是产生新的忧愁。
柳树轻盈地摇曳,水自然地流淌。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回忆和失去自由的忧愁之情。红墙绿树和紫色的街道展现了青春的美好,而柳树和月亮则象征着轻盈和舒缓。然而,纵使青春充盈和自然美景令人留连忘返,但内心深处不自由的情感却让人难以自拔。作者描述了曾经美好的回忆,但这个地方再次来到时,仍然感受到新的痛苦和忧愁。
赏析:
《丑奴儿令(自岭表还临安作)》是宋代康与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亦称丑奴儿调,是一种用来歌颂红楼美女的曲调和词牌,这里的使用略有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押韵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以及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和情感束缚的思考和反思。通过对柳树和水流的描写,更加凸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无奈。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体验。
岳麓楼头卧,湖湘眼底空。声名无处着,容止与人同。白发何多日,轻帆不待风。修门春漏浅,封事倩谁通。
王中仙曳舟溪上。天空水寒,古意萧飒。中仙有词雅丽,平野作晋雪图,亦清逸可观。余述此调,盖白石念奴娇鬲指声也。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岸觜冲波,篱根受叶,野径通村市。疏风迎面,湿衣原是空翠。堪叹敲雪门荒,争棋墅冷,苦竹鸣
被发袒肩,全身入草。是真文殊,何须恁麽。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七佛之师,败缺不少。
五云郁勃天九重,俯视人境尘濛濛。元和迁校品秩穹,以帝命镇北坎宫。玄袍金铠丁甲从,洞阴战胜魔绝纵。际江之涯钟氏童,宿运冥契晞玄风。蹑屩千里心忡忡,戃恍忽与师匠逢。桑梓归愒敢不共,精庐筑就铃冈乐。州西一会狮子峰,烟霞万壑锁郁葱。势与紫霄争长雄,楼观营筑拟翠蓬。
出门复入门,所向常默默。凄阴久未开,凄风起空谷。孤鸿铩翮悲,黄鹄飞亦独。旧耕半荒芜,自叹力不足。
吾族年来亦自奇,两年两度报瓜时。班行笑我难安脚,州县输君省皱眉。学不济时非有用,官能及物尽堪为。山林肥遁方深蜜,梦入春池但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