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灯璧月年时节,纤手同携。
今夕谁知。
自捻梅花劝一卮。
逢人问道归来也,日日佳期。
管有来时。
趁得收灯也未迟。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丑奴儿》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孝祥。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珠灯璧月年时节,
纤手同携。
今夕谁知。
自捻梅花劝一卮。
逢人问道归来也,
日日佳期。
管有来时。
趁得收灯也未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时节是珠灯璧月之时。两个人手牵手一同赏月,但他们不知道今夜是一个特别的夜晚。诗人自己亲手摘下梅花,劝对方喝一杯酒。他遇到的人都问他何时回来,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时光。他有自己的归期。他想趁着还没有太迟,把灯熄灭。
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两个人在珠灯璧月下的相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他们手牵手共同赏月,展现出一种亲密的情感和默契。然而,诗人又以一种神秘的方式表达了这个夜晚的特殊意义,他们不知道今夜的重要性。这种神秘的氛围增加了诗词的吸引力和情感的深度。
诗中的梅花和酒象征着诗人对对方的情感表达。他自己亲手摘下梅花,用酒劝对方,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情感和对对方的期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归期和对未来的期许,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时光,他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最后两句诗中的收灯意味着结束,也可以理解为结束这一段美好的时光。诗人想要趁着还没有太迟,将灯熄灭,暗示着他想要结束这段美好时光,可能是因为不舍或是其他原因。这种离别的情感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无奈,使诗词更加丰富和感人。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情感的表达。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丝离别的忧伤和无奈,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情和思索的氛围。
我行平野览秋空,物象吟怀觉两雄。远水有时明返照,疏林无限战西风。京坻相望农收足,庐井多欢岁计充。亦向此时追乐事,归来倒载效山翁。
玉麟麟,铁昆仑。金绳在渠手,归步月黄昏。
犹来吴越尽须惭,背德违盟又信谗。宰嚭一言终杀伍,大夫七事只须三。功成献寿歌飘雪,谁爱扁舟水似蓝。今日雄图又何在,野花香径鸟喃喃。
不去奔波办过年,终朝酩酊步颠连。几声街爆轰难醒,那怕人来索酒钱。
雨入秋田恰及时,禾头相枕卧相依。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
说经蠡测海,且欲付家藏。难为越言雪,徒令鬓似霜。荷君心见许,雇我道非长。若肯嫔王内,当为时世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