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珠幢出翰林。
诗书谋帅眷方深。
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
高山流水遇知音。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丑奴儿》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孝祥。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节珠幢出翰林。
诗书谋帅眷方深。
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
相逢有酒且教斟。
高山流水遇知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丑奴儿的形象,他是一个学识渊博、文武双全的人。他是翰林院中的才子,精通诗书,有着权谋的智慧。他的声音威武雄壮,像虎啸一般威猛,又像龙吟一般雄浑。作者自称是这位丑奴儿的门下士,相遇时愿意与他共饮美酒。最后一句表达了高山流水遇到知音的喜悦和幸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丑奴儿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威严气度。作为翰林院的学子,他不仅有着深厚的学识,还具备了权谋智慧。威声如虎、复龙吟,表达了他的声音和气势的威武雄壮。作者自称是丑奴儿的门下士,表达了对这位才子的敬佩和欣赏之情,愿意与他共饮美酒,体现了诗人对知音的珍惜和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形象,表达了相遇知音的难得和宝贵,让人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和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抒发了对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知音和友谊的珍视。通过对丑奴儿形象的描绘,展示了宋代士人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和友情的向往和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丑奴儿的形象和与其相遇的情景,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采和情感世界。
江湖漫浪两狂生,别后相思月一庭。期子未来灯是伴,逐贫不去笔无灵。诗书东阁头空白,势利迷人眼孰青。安得世无黄口辈,遍游天下作晴蜓。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窠盘锦荐,泪侵花暗香销珊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争不千断。
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
灵峰俯招人,老惫久乃至。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老来无一事,僮与鹤相随。绕屋疎疎竹,编墙短短篱。起来花换影,知己睡多时。莫厌山居寂,山人只自宜。
地气腾,天雨降。万物生芽,便是天机象。山顶有泉深数丈。索短求他,要觅应难望。少年修,根脚壮。老后铅虚,汞少如何向。视听都休神散荡。本去乾枯,怎得成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