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丑奴儿》

香梅开后风传信,绣户先知。
雾湿罗衣。
冷艳须攀最远枝。
高歌羌管吹遥夜,看即分披。
已恨来迟。
不见娉婷带雪时。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丑奴儿》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香梅开放后,风将消息传来,
绣户先知,迷雾湿透了罗衣。
冷艳的花朵必须攀爬到最高的树枝。
高声歌唱羌管吹奏在遥远的夜晚,
看着它们分开并展开。
我已经为此感到遗憾,
未能在娉婷的腰间看到雪花飘舞的时刻。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中的景象和情感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香梅花开放和风传递消息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诗中的雾霭和湿透的罗衣形象化地描绘了春天的湿润和寒冷。诗人通过描述冷艳的花朵攀爬枝头,表达了追求美好的愿望和努力。羌管吹奏和夜晚的遥远景象构建了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氛围,诗人用高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豪情。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遗憾,他希望能够早些见到娉婷的形象,感受到雪花飘舞的美丽时刻。

赏析:
《丑奴儿》以细腻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遗憾之情。诗人运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将香梅花的开放、风的传递、雾的湿润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景色中。诗人通过对冷艳花朵攀爬高枝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奋斗态度。羌管吹奏和夜晚的遥远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遥远的感觉,增强了诗中情感的独特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遗憾,希望能够早些见到娉婷的形象,感受到雪花飘舞的美丽时刻,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使读者沉浸在对春天和美好的向往之中。

  • 《次吴文之韵》

    江湖漫浪两狂生,别后相思月一庭。期子未来灯是伴,逐贫不去笔无灵。诗书东阁头空白,势利迷人眼孰青。安得世无黄口辈,遍游天下作晴蜓。

  • 《思越人》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窠盘锦荐,泪侵花暗香销珊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争不千断。

  • 《汉诏郡县行乡饮酒礼颂诗》

    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

  • 《崝庐楼夜》

    灵峰俯招人,老惫久乃至。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 《山居》

    老来无一事,僮与鹤相随。绕屋疎疎竹,编墙短短篱。起来花换影,知己睡多时。莫厌山居寂,山人只自宜。

  • 《苏幕遮 无机深远,下手速修无太迟》

    地气腾,天雨降。万物生芽,便是天机象。山顶有泉深数丈。索短求他,要觅应难望。少年修,根脚壮。老后铅虚,汞少如何向。视听都休神散荡。本去乾枯,怎得成无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