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桑坡险忽摧车,悔戴儒冠出敝庐。
已被文章相错误,谪官犹载一车书。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稠桑坡车覆》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悲剧性的场景,以表达作者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悔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称桑坡险忽摧车,
悔戴儒冠出敝庐。
已被文章相错误,
谪官犹载一车书。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车覆的悲剧事件展开。诗中的“称桑坡险忽摧车”描绘了一辆车在险峻的桑坡上翻覆的情景。这里的车覆可以被视为作者自身的命运的象征,暗示了作者的失败和挫折。
接下来的两句“悔戴儒冠出敝庐”,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选择和行为的悔恨之情。儒冠是古代士人的标志,而敝庐则代表着贫困和卑微的住所。作者在这里暗示自己曾经以为自己是有前途的士人,但现在却陷入了困境,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
最后两句“已被文章相错误,谪官犹载一车书”,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才华和作品未被正确理解和赏识的失望。文章相错误指的是他的作品被误解或被他人曲解。谪官则指的是作者被贬谪到地方官职,但即使如此,他仍然带着一车的书继续前行,表达了他对文学的坚持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车覆的悲剧事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悔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被理解和赏识的失望。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未来的希望。
志欲商伊学欲颜,寻师梦绕五湖间。不违誓至仁三月,亲炙宁辞雪万山。流海浪浮蜗战角,排云应许豹窥斑。还丹知换尘凡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
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人为松下土,松化
孤飞欲作上林游,塞北来时天始秋。世路岂无矰缴虑,水乡聊作稻粱谋。摩云不惮关山远,刷羽定非鸡鹜俦。待看草青烟浪暖,带将春色离南州。
儒林谈道亦云旧,远逢太史牛马走。区区分别意何为,扰扰只添心上垢。道大如天不可测,异出同归各穿窦。浩然一水散千沤,却观彼我曾无有。我丈中心冰玉洁,世上浮荣尽灰灭。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门名异说。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种何由茁。道在起居饮食中,安问胡僧分五叶。
沔阳湖上小留连,疑是前时李谪仙。流向夜郎才半道,径还江夏乐当年。个侬生以才为累,阿堵官于老有缘。待得公归吾亦罢,春风先办两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