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圣俞朔风见寄》

因君朔风句,令我苦寒吟。
离别时未几,峥嵘岁再阴。
惊飚击旷野,余响入空林。
客路行役远,马蹄冰雪深。
瞻言洛中旧,期我高阳吟。
故馆哭知己,新年伤客心。
相逢岂能饮,惟有涕沾襟。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酬圣俞朔风见寄》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因君朔风句,令我苦寒吟。
离别时未几,峥嵘岁再阴。
惊飚击旷野,余响入空林。
客路行役远,马蹄冰雪深。
瞻言洛中旧,期我高阳吟。
故馆哭知己,新年伤客心。
相逢岂能饮,惟有涕沾襟。

诗意:
这首诗词是欧阳修写给圣俞朔风的回信。他说因为圣俞朔风的诗句,让他在寒冷的日子里苦苦吟唱。虽然离别的时间不久,但岁月已经再次阴沉。狂风吹袭着广阔的原野,余音回荡在空旷的林间。作为客人,行走在遥远的路途上,马蹄踏过冰雪深处。回想起圣俞朔风在洛阳的言谈,期待着他在高阳的吟唱。在故馆中,他为了已故的知己而哭泣,新年的到来伤透了客人的心。相逢之时,怎能畅饮,只有眼泪湿透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欧阳修对圣俞朔风的感激之情和思念之情。圣俞朔风的诗句给欧阳修带来了灵感和启发,让他在寒冷的日子里坚持吟咏。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观,狂风呼啸、马蹄踏雪,给人一种寒冷而凄凉的感觉。欧阳修回忆起圣俞朔风在洛阳的言谈,期待着他在高阳的吟唱,表达了对友谊和文学的珍视。最后,诗人在故馆中为已故的知己哭泣,新年的到来让他感到伤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展现了友情和离别的主题,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双溪驿》

    明月不随双派去,白云长为数峰留。夜窗星火归渔艇,晓槛晴岚映市桥。

  • 《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耒耜》

    耒耜见於易,圣人取风雷。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

  • 《雨中宿竹林寺谢尉仁父见访》

    幽人好客不嫌纡,带水拖泥辱顾予。僧舍顿惊樽有酒,旅庖那患食无鱼。敢辞数里来相遇,要使它时付特书。新竹茂林中扫迳,一瓯春雪少踌躇。

  • 《次韵赵季茂寄诗》

    蒹葭道阻长,人在水中央。鸿笔写秋思,骊珠比夜光。律严诗格壮,钤度置邮忙。钜轴注银水,欲题无汉阳。

  • 《多景楼》

    极目心情独倚楼,荻花枫叶满江秋。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流。铁瓮百年春雨梦,铜驼万里夕阳愁。西风历历来征雁,又带边声过石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