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斋琴思静,晚下紫宸朝。
旧隐同溪远,周行隔品遥。
深槐蝉唧唧,疏竹雨萧萧。
不是相寻懒,烦君举酒瓢。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
幽斋琴思静,晚下紫宸朝。
旧隐同溪远,周行隔品遥。
深槐蝉唧唧,疏竹雨萧萧。
不是相寻懒,烦君举酒瓢。
中文译文:
回应田卿寄来的即兴书斋见闻
幽静的斋室里,我思念琴声,黄昏时从朝廷离去。
过去隐居的地方离你很远,行程漫长,心与心相隔虽遥远。
深深的槐树中蝉鸣不断,稀疏的竹林中雨声淅沥。
不是因为懒散而不去相聚,只是为了不给你添麻烦,敬请你举起酒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写,题目是回应田卿寄来的即兴书斋见闻。诗人描述了他自己所居住的书斋,黄昏时离开朝廷的情景。他与田卿隔着很远的距离,心与心相隔遥远。诗中运用了青史流传的古代隐士隐居之地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烦恼。诗中也出现了蝉鸣、雨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幽静、宁静的氛围。最后一句“不是相寻懒,烦君举酒瓢”,表达了作者不去拜访田卿的原因,是出于对他的尊重和不给他添麻烦的考虑。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重视,展示了诗人独特而深沉的情感。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