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文昌古堰西,红蕖环映碧涟漪。
饱钟天地清脾气,厌作江湖近体诗。
雪茧草书香不断,玉壶冰壑梦相随。
自怜未到参禅处,欠问彭城老祖师。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酬庭翠陈善夫》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在文昌古堰西,
红蕖环映碧涟漪。
饱钟天地清脾气,
厌作江湖近体诗。
雪茧草书香不断,
玉壶冰壑梦相随。
自怜未到参禅处,
欠问彭城老祖师。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自身的生活环境作为背景,诗人的家位于文昌古堰的西边。诗中描述了红蕖花儿在碧波荡漾中盛开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他已经满足于闲适的生活,不再追求名利,不愿再写那些近体诗歌。他将自己的心灵深处和诗歌创作联系起来,通过写作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红蕖环绕在碧波之中,给人一种清新、静谧的感觉。诗人通过饱钟的比喻,表达了对天地之间纯净精神气质的向往。他已经对于浮世的琐碎和江湖的喧嚣感到厌倦,不再写作近体诗,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深度。
诗中的雪茧草书和玉壶冰壑等意象,突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美好与纯净。雪茧草书的香气不断飘散,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文化底蕴。而玉壶冰壑则象征着高洁的心灵和清新的境界。这些意象和景物通过诗人的笔触,将内心的梦境与现实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追求美好与理想的意境。
然而,诗人自怜未能到达参禅的境地,他在心灵上还未能达到彭城老祖师所在的境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修行和境界的不满和渴望。整首诗铺陈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对于精神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闲里光阴最好,病多谈笑无多。梦幻世间种种,楞枷卷里消磨。
闻道少随老,遂为安国居。逢人难问似,近况复何如。此士犹松径,何人在石渠。儒林有韩孟,待诏自严徐。别去常劳梦,新来更欠书。久知腰倦折,悬想病都除。番国吾州近,冰溪一水余。秋风期命驾,春雨政携锄。
旧事恍如前后身,龙门四纪更情亲。茅庐惊叹见斯客,天马超腾感似人。三迳草荒残岁雨,一枝梅作渡江春。莫言胡赵方成别,才隔云涛莫问津。
笑披纱扇忆当年,只有卿卿最得怜。今日料应花不住,夜灯相伴室中禅。
溪山春兰林,桃李花槐市。戏友二三生,兴来远返趾。墨客冠再弹,苍官仕三已。矜豪柳索强,引分梅知止。缘芳草齐亚,粉面花衬绮。庆暖具杯觞,送寒操杖几。态度略不齐,将妍俱可喜。人心独当然,造物聊戏耳。乌帽以旧留,青鞋请今始。相逢浩荡春,切勿通爵里。
少年慕时彦,小悟文多变。木铎比群英,八方流德声。雷陈美交契,雨雪音尘继。恩顾各飞翔,因诗睹瑰丽。傅野绝遗贤,人希有盛迁。早钦风与雅,日咏赠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