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
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
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
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这首诗词是姚合所作,题为《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
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
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
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
诗意:
这首诗是姚合以酬谢杨汝士尚书喜迁新居为题所写。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现世的困苦和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的心情。
赏析:
首句"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表达了诗人无法远离尘嚣、追求高远境界的愿望。"沧江"指的是辽阔的大江大海,诗人希望超越尘世的限制,追求更高层次的修养。"衰残读药书"暗示了诗人身体的衰老和朴素的生活方式,他在苦读养生之道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超越尘世的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表达了诗人对于圣明朝廷的向往和对于仁厚社会的渴望。他希望能在朝廷中得到优厚的地位,同时又能够在安宁善良的社区中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是一种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社区纽带的重视。"树对枝相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互相扶持、相互依存的情感联系,而"泉同井不疏"则强调了社区内部的团结和互助精神。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和友爱关系的期盼。
最后两句"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作品深感自愧,他犹豫是否寄给杨汝士。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我怀疑和对自己才华的谦虚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高尚境界、和谐社会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省和谦卑之情。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妙年意气已横秋,不为身谋为国谋。斥去佞臣谈笑里,英名高压汉朱存。
城东老圃旧书生,紧闭柴门懒送迎。独袖篇诗与君别,相看白首不胜情。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雪尽惟酒经。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
官居閴寂似僧居,坐卧行藏行自如。爽气逼人千亩竹,清风满室一床书。心游淡泊能调马,意绝贪求岂羡鱼。即此便同三径隐,未须投绂赋归欤。
澹澹沧海气,结成黄香才。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台。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遂得会风雨,感通如云雷。至矣小宗伯,确乎心不回。能令幽静人,声实喧九垓。却忆江南道,祖筵花里开。春风不能别,别罢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