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中文译文:
答覆扬州白塔寺的永上人,
塔在何处,香灯飘出薄薄的烟雾。
松枝用来做猎麈的尾巴,柳絮代替蚕豆制作的丝绵。
水上的漂草经历了千辛万苦,空中的花朵传达着无悔的心愿。
我来此地虽然是为了修行,暂时借宿一床眠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顾况所作,致答扬州白塔寺的永上人。诗人通过描绘寺庙中的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活的羡慕。
诗中塔上香灯细烟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用自然界的物象来暗示修行的虔诚与纯粹。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意味着诗人对修行者们的称赞和敬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涉世之人,暂时寄宿寺庙,感受一下修行的滋味和宁静的生活。虽然只是暂时的借宿,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憧憬是真挚的。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扬州白塔寺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通过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和对修行者的崇敬,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并渴望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超脱。这首诗传递了宁静与纯净的信仰情怀,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染罗衣,秋蓝难著色。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青衫薄薄漏春风,日暮鸣鞭柳影中。回望玉楼人不见,酒旗深处勒花骢。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
新霜一夜草如芟,午酌临轩雪点衫。不怕夷门清着骨,故教诗句耸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