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则微,重华协帝。
父顽母嚚,烝烝以乂。
天理之极,人伦之至。
恭已当天,云行雨施。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畴依》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畴依》
虞舜微朴,重华协帝。
父顽母嚚,和乐以继。
天理至高,人伦至善。
恭敬已臻天命,云行雨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虞舜的微朴形象,表达了他作为帝王的高尚品质。诗人通过描述舜帝的家庭环境,强调了他与父母的和睦相处和亲情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指出,天理是至高无上的,而人伦关系应当是至善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舜帝对上天的恭敬,以及上天回应他的恩泽,使他能够治理天下,使云行雨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舜帝的品质和他与天地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微朴的描写方式,诗人强调了舜帝的谦逊和朴素,与其作为帝王的身份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父母形象展示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观念。诗人进一步借此强调了天理和人伦的价值,表达了对道德伦理的追求。最后,诗人以云行雨施的描写,象征着舜帝受到天命的庇佑,显示了他得到上天支持和回应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舜帝高尚品质和与天地之间的亲密联系,同时强调了家庭和睦、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这代表了宋代士人对古代圣贤舜帝的崇敬,并通过对舜帝的赞美,传达了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价值观。
兵尘漠漠暗穷山,零落难寻堕水丸。见说陈玄老居士,独留何逊旧诗坛。快刀肯截乌龙角,破砚犹存紫马肝。一笑磨人磨未了,晓窗搔首雪霜寒。
南朝藩阃地,八友旧招寻。事往山光在,春晴草色深。曲池鱼自乐,丛桂鸟频吟。今日中兴运,犹怀翰墨林。
群卉皆舆隶,孤标直圣贤。乾坤清不彻,风月兴无边。生意春常在,贞心晚更坚。骚经虽不载,已改二南篇。
棕篱蕉落贮秋阴,睡足萧然学越吟。懒似嵇康初不锻,闲於陶令更无琴。儿童亦习南朝事,风月应怜北客心。五世图书幸相逐,鬓毛未许雪霜侵。
谭侯才气敌文园,日日银鞍画戟门。奇句入神闻鬼泣,巨觥如海看鲸吞。一官胄监能令死,万里铭旌忍更论。湖上秋来频入梦,凭谁词翰与招魂?
试上层楼高处望,十洲三岛似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