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才二百尺,婉若千里隔。
天下悦出涂,旁午任行客。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调金谿簿。歷光泽簿,建宁府学教授,沿江制置司干官,通判台州、临安府,知台州,提点福建刑狱兼知建宁府,广东转运判官,提点浙西刑狱,知隆兴府兼江西转运使,湖南转运使。理宗景定初,拜大理卿,迁中书舍人。四年(一二六三),出知平江府兼发运使。度宗即位,召爲刑部尚书。咸淳二年(一二六六)进签书枢密院事。三年致仕。四年卒,年八十七。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敝帚稿略》八卷。事见《桐江集》卷三《读包宏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包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是宋代包恢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才二百尺,
婉若千里隔。
天下悦出涂,
旁午任行客。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遗失宝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个故事的回忆和感慨。诗中以景物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思考。
赏析:
首先,诗中的"长才二百尺"是指失去的宝物拥有令人赞叹的价值和美好。"长才"意味着宝物的珍贵和卓越,"二百尺"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表示宝物的价值高得难以估量。接着,"婉若千里隔"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宝物的遥远和无法触及之感。宝物失去了,它的珍贵和美丽成为一种遥远的存在,作者无法亲身感受它的魅力。
接下来的两句:"天下悦出涂,旁午任行客"则强调了这个宝物的价值和影响力。"天下悦出涂"意味着宝物的美好被广泛认可和赞赏,而"旁午任行客"则表达了任何人都可以去欣赏和领略这个宝物的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怀念一个遥远而珍贵的宝物,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珍贵的事物常常会失去,我们应该珍惜和欣赏眼前的美好。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宝物遗失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回味之感。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烟雨蒙蒙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身世寒香裹,相看意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