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若龙两翼,欲跃胜高空。
济人几千百,绪余不言功。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调金谿簿。歷光泽簿,建宁府学教授,沿江制置司干官,通判台州、临安府,知台州,提点福建刑狱兼知建宁府,广东转运判官,提点浙西刑狱,知隆兴府兼江西转运使,湖南转运使。理宗景定初,拜大理卿,迁中书舍人。四年(一二六三),出知平江府兼发运使。度宗即位,召爲刑部尚书。咸淳二年(一二六六)进签书枢密院事。三年致仕。四年卒,年八十七。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敝帚稿略》八卷。事见《桐江集》卷三《读包宏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包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是包恢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亭若龙两翼,
欲跃胜高空。
济人几千百,
绪余不言功。
诗意:
这个诗词是包恢以袁守方所赠送的秋崖遗宝带桥为题,回赠给他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座亭子,形似展开的龙翼,渴望能够跃过高空。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袁守方的感激之情,他的功绩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他却默默地帮助了许多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袁守方的感激之情。亭子被比喻为展开的龙翼,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亭子的美丽和庄严。亭子欲跃胜高空,表达了作者对袁守方的赞美之情,认为他的功绩超越了寻常人所能及的范围。然而,诗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对袁守方的赞美,而是通过形象的描绘和间接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情感。
最后两句"济人几千百,绪余不言功"表达了作者对袁守方默默无闻地帮助了许多人的赞赏。作者认为袁守方的功绩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成就,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了千百人,这种功德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整首诗词意境深远,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袁守方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他默默奉献的赞赏。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深刻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展示了包恢的才情和诗词表达的技巧。
古寺耸山椒,公堂去不遥。寻僧忘俗虑,盘道出尘嚣。疏箔卷烟雾,明时望泬漻。渔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天风飒飒步声虚,一片红云控帝居。闻道茅家开夕宴,上元亲授太霄书。
烟中流水晓潺潺,扬子津头雨一湾。沾袖成斑皆客泪,隔江如黛是家山。欲探子母羞钱箧,未卜雌雄泣剑环。寄语吴郎三玉树,莫因裘敝笑人还。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