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郑毗踯躅咏》

不似人手致,岂关地势偏。
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
迸火烧闲地,红星堕青天。
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酬郑毗踯躅咏》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似人手致,
岂关地势偏。
孤光袅馀翠,
独影舞多妍。
迸火烧闲地,
红星堕青天。
忽惊物表物,
嘉客为留连。

诗意:
这首诗以郑毗踯躅(一种蝴蝶)为题材,表达了孟郊对自然界中一种美丽生物的赞美和思考。他认为这种蝴蝶并非是人为制作的,而是与地势无关。蝴蝶独自飞舞的姿态优美,它的光彩在蓝天绿地间显得格外鲜艳。有时火花在空地上燃烧,红色的星星似乎从蔚蓝的天空坠落。这些景象突然让人感到惊讶,宾客们也为之停留观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踯躅蝴蝶的美丽形态和它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表现。通过对蝴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的“不似人手致”一句,意味着蝴蝶的美丽不是人为制造的,而是自然界的杰作。蝴蝶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飞舞,与地势无关,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孟郊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蝴蝶的形态和动作,如“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他用“孤光”形容蝴蝶宛如一束孤独的光芒,用“袅馀翠”形容它的姿态轻盈而婀娜,用“独影舞多妍”形容它独自舞动时的美丽姿态。这些词语描绘出了蝴蝶的优雅与美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的最后两句“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突然惊叹和欣赏。突然出现的美景吸引了客人的注意,让他们不禁停下来观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蝴蝶的美丽和自然景观的魅力,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自然界中的一瞬间美景凝固在诗词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过湖口望庐山》

    江行初见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湖来。

  • 《苏武令》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 《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 《游峡山和东坡韵》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 《虞美人》

    以送之。时正之被召淮阳堂上曾相对。笑把姚黄醉。十年离乱有深忧。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履声细听知何处。欲上星辰去。清寒初溢暮云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