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无知独梦鱼,清风一枕午钟余。
忽惊珠玉情相厚,便觉山林计不疏。
酒熟会看延客醉,诗成还复遣儿书。
何人竟得閒中趣,只恐无聊叹索居。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酬周少隐赠行之什》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老无知独梦鱼,
清风一枕午钟余。
忽惊珠玉情相厚,
便觉山林计不疏。
酒熟会看延客醉,
诗成还复遣儿书。
何人竟得閒中趣,
只恐无聊叹索居。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之道的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坦然宣称自己年老无知,孤独而自得其乐,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梦见了鱼儿。在宁静的午后,清风轻拂,让他的心情宁静安详。突然,珍贵的友情使他感到深深的感动,让他觉得山林之间的人情世故并不遥远。当酒准备好时,他会邀请朋友们共饮,欣赏他们喝醉的欢乐。当他创作的诗歌完成后,他会派人送给朋友们。他不禁思考:有哪些人能够真正享受到这种闲适的乐趣呢?他只担心自己的生活过于寂寥,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将自己描述为年老无知,这种自嘲的态度反映出他对世事的超然和对名利的淡泊。清风拂面,午后的宁静给予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体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人在诗中突然感到珍贵友情的厚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出现打破了他平静的心境,使他认识到山林之间的交往并非遥远,友情之深也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
诗中还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共饮的场景,展现了他们醉酒畅谈的快乐。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朋友间亲密无间的感觉,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和享受。
最后,诗人思考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对于那些能够真正享受到这种闲适乐趣的人心生羡慕。他担心自己的生活过于孤寂,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慨,渴望有人能够与他分享这种生活的乐趣。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份对生活的孤寂和无奈。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感悟,给人一种宁静、愉悦的感受。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鸟晓鸣茱萸枝。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掩映雕窗交极浦,参差绣户绕回塘。泉声百处传歌曲,树影千重对舞行。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
小烦溪友语阳侯,好遣漂沙盖石头。能费奔流多少力,前头幸有一沙洲。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烛暗夜已深,秋虫竞相语。惊风洒蕉叶,冷露散如雨。奈此留滞客,愁绪不可数。白发日以繁,青山渺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