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
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初罢中书舍人》是白居易的一首唐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罢中书舍人,
拙宦怀居处。
倚杖还谏诤,
归舟欲仙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白居易从中书舍人的职位上初次罢免后的心境。他自谦拙宦的身份,怀念平凡宁静的居住环境。他倚着拐杖仍然对政治事务表示意见和批评,但他内心渴望离开这一切,回到自己的小舟上过隐居的生活。
赏析:
1. 自谦拙宦:白居易以自谦的态度描述自己的官职,表现出谦虚的品质。他并不自满于所拥有的清贵身份,而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2. 怀居处:白居易怀念过去平凡宁静的生活环境,暗示了他对清贵身份的不满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3. 倚杖还谏诤:尽管已经罢免了官职,白居易仍然保持对政治事务的关注,他倚着拐杖表示自己仍然愿意提出批评和建议,表现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4. 归舟欲仙去:这句表达了白居易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他希望能够摆脱政治纷争,回到自己的小舟上,过上宁静的隐居生活。"欲仙去"一词也暗示了他对尘世的烦恼和纷扰的厌倦,希望能够追求超脱和自由。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白居易的内心矛盾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表达了他对平凡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世界的厌倦。他希望能够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和境遇的深刻思考。
人生总受业风吹。三岁儿儿。八十儿儿。深闺空谷把还持。啼看人知。啼怕人知。客中自种绿猗猗。月下横枝。雪下横枝。尊前百岁且开眉。今岁今时。前岁今时。
眼涩朦胧不自支,欠伸常恨到床迟。庭花著雨晴方见,野客敲门去始知。灰冷香烟无复在,汤成茶碗径须持。颓然却自嫌疏放,旋了生涯一首诗。
多言心不善,出口莫能追。如梦欢娱乐,归家说盛衰。擬将何所用,理乱别公私。方寸巧施设,小人亦可悲。
花脸送愁和露泣,莺声传恨向人妖。别情远去尤割草,相送不须离画桥。
缠臂绣纶巾,貂裘窄称身。射禽风助箭,走马雪翻尘。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翩翩不知处,传是霍家亲。
直史称诬是诳君,事同罪异愧全身。谁言矫矫无风节,大胜声嘶股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