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初归范伯达弟相会夜归有成》

乱后风尘稍破昏,归来骨肉喜全存。
饮君竹叶醉不惜,映我梅花香正繁。
问学据今宜了了,唱酬从此定源源。
夜寒踏碎滩头浪,为笃平生友弟恩。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初归范伯达弟相会夜归有成》是宋代胡寅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乱后风尘稍破昏,
归来骨肉喜全存。
饮君竹叶醉不惜,
映我梅花香正繁。
问学据今宜了了,
唱酬从此定源源。
夜寒踏碎滩头浪,
为笃平生友弟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胡寅归乡途中与范伯达相会的情景。诗人在经历了战乱之后,风尘仍未散去,但仍然欣喜地发现自己的亲人仍然健在。他们相聚在一起,共饮,畅谈,诗人不惜喝醉,与范伯达一同欣赏盛开的梅花,梅花的香气扑鼻。胡寅向范伯达询问学业,两人互相鼓励,决心将来要有所成就。夜晚的寒冷中,他们踏碎滩头的浪花,表达了他们对彼此深厚的友谊和兄弟之情的坚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胡寅与范伯达相会的场景,展现了战乱后归乡的喜悦和对亲情、友情的珍重。诗人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他在归乡之际,感受到了风尘的破碎和世态的变幻,但更加珍惜与亲人团聚的喜悦,对家人的平安感到欣慰。他们共同饮酒,不惜醉倒,体现了对友情的深深珍爱和对生活的豁达乐观。诗人通过描绘梅花香气和夜晚的寒冷,展示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领悟。最后,踏碎滩头的浪花象征着他们对友谊和兄弟情谊的珍惜和坚守。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战乱后的归乡和亲情、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人际关系和纯粹情感的追求。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抒发了对社会动荡的反思,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支持的重要性。

  • 《沈道院有水墨壁画奇笔也惜其穷年无赏之者贾》

    壁间水墨画,为尔拂尘埃。草树精神出,溪山气势回。路从沙觜断,人自渡头来。莫怪知音少,牙弦匣不开。

  • 《拄杖颂寄松源和尚》

    七尺乌藤挂东壁,春风忽来生两翼。鞭起飞龙趁不得,洞庭搅碎琉璃碧。去兮去兮明历历,梅花影里休相觅。为雨为云自古今,古今寥寥有何极。

  • 《朝直》

    朝直叨居省阁间,由来疏退校安闲。落花夜静宫中漏,微雨春寒廊下班。自扣玄门齐宠辱,从他荣路用机关。孤峰未得深归去,名画偏求水墨山。

  • 《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汉殿炎风少,轻凉已动衣。每来观织室,不许夜停机。

  • 《三月十一日郊行》

    到处人家可乞浆,槐阴巷陌午风凉。水陂漫漫新秧绿,山垄离离大麦黄。父子力耕春渐老,妇姑共绩夜犹长。尧民击壤虽难继,芹美怀君未敢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