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出见京华之盛而作》

飘零羇客尚惊魂,乍见王居白玉城。
三市尽迷南北向,入驺争禁短长行。
花栘陆海春常在,楼接神山月不倾。
安得白头居此乐,关河垂泪复孤征。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出见京华之盛而作》是一首宋代晁说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飘零羁客尚惊魂,
乍见王居白玉城。
三市尽迷南北向,
入驺争禁短长行。

这首诗词以一个飘泊的旅人的视角,描述了他初次见到繁华的京华(指京城)时的感受。诗人用“飘零羁客”来形容自己,意味着他是一个流离失所的人,而“尚惊魂”则表达了他对京城繁华景象的震撼和惊讶。

诗中提到的“王居白玉城”指的是皇宫,用“白玉城”来形容皇宫的壮丽和高贵。接下来的两句“三市尽迷南北向,入驺争禁短长行”描绘了京城繁华的市场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形容了京城的繁荣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花栘陆海春常在,楼接神山月不倾”描绘了京城的美景。诗人用“花栘陆海春常在”来形容京城的花坛和园林,意味着春天的美景常年存在。而“楼接神山月不倾”则表达了京城的高楼大厦接连不断,而月亮则高悬在天空中,不会倾斜。

最后两句“安得白头居此乐,关河垂泪复孤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在京城安享晚年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长期离乡背井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希望能够在京城安享晚年,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流离失所和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于繁荣和归属感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离乡背井和孤独的思考。

  • 《逢侠者》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古人一饭必思偿,恩大如天未易忘。囝罢白头相告语,三生不可负容堂。

  • 《赠秋浦金明府长》

    倚郭难为宰,非君即有私。惟凭野老口,不立政声碑。苦甚求名日,贫于未选时。溪山竟如此,利得且吟诗。

  • 《临江仙(日暮舟中,月明,寒甚,忆暖春围炉赵长卿)》

    日欲低时江景好,暮山紫翠重重。钓筒收尽碧潭空。一船霜夜月,两岸荻花风。遥忆暖春新梦火,黄昏下了帘栊。水村渔浦舣孤篷。单衾愁梦断,无梦转愁浓。

  •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 《次韵奉酬丹元先生》

    金华紫烟客,来作牧羊儿。至言初无文,寻绎自成诗。二景入妙解,元气含烟词。怜我鬣苍浪,黄埃眩虫丝。劝解冠上缨,一濯含风漪。摄身列缺外,倒蹑蜿蜒鬐。维斗错明珠,望舒耿修眉。真游无疆界,浩荡天风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